分卷(85)(1 / 6)

吴三妮当了一段时间店长,渐渐历练出来了,变得机变灵活许多。

她回忆了一番,捂着话筒悄悄跟沈鱼说:我听见他们互相称呼,好像一个姓史,叫史什么思,还有一个叫萝卜,这个萝卜长了一个大萝卜一样的鼻子。

沈鱼:

更巧了,今天邵凌云跟他吐槽那两个外国人的时候,提了一嘴两人的名字。

要是什么复杂的外国名儿,沈鱼还真不一定记得住,可这两个名字太常见了,听一耳朵就记住了。

邵凌云还说那个叫罗伯特的,长了个红通通酒糟鼻,身上一股酒味,是个老酒鬼,说不定去厂房那天都是喝了酒的。

兴城哪有那么多外国人,还凑巧有这么多相似点,要说不是机械厂邀请来的那两个,沈鱼都不信。

小老板,怎么办?要收他们那钱吗?花花绿绿的,咱也不认识。吴三妮在电话里问。

沈鱼乐了,收什么收,他不差这点儿生意。

不收,告诉他们,华国的领土上,只通行人民币。

通过电流传来的声音有些许失真,但足够清晰。

吴三妮没读过什么书,认识的字加起来也没二十个,可她听见这话,不知怎的,心里一下就热了。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刚才两个外国人没钱付账,还有客人催促她们,说这是外国友人,人家没带人民币,就别收钱了,就当请外国友人尝一尝华国特产。

吴三妮听见这话就不乐意,咋的,这俩外国人对他们华国有啥贡献不成?

不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长得还没她们华国人好看,咋就要白请他们喝奶茶。

小时候她听村里的老人讲古,可没少听说外国人在华国干的坏事,现在咋就成外国友人了,谁知道这人是好还是坏来着。

现在小老板这么一讲,吴三妮心里畅快极了,当即大声把沈鱼的话重复了一遍。

两个外国人自然听不懂,可客人里有会说外语的学生,他们口语不太好,但还是涨红着脸,鼓足勇气重复了一遍。

两个外国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罗伯特挥舞着绿色的美钞,大声嚷嚷着:你们是在开玩笑吗?这是美金,全世界都能通用的美金,没见识的华国乡巴佬。

懂英语的客人们拼拼凑凑,听懂了他含糊带着浓重口音的外语,翻译出来,顿时群情激愤。

这里是华国,滚回你们米国去!

对,华国的领土上,只通行人民币!

谁稀罕你们的美钞,拿走!

好歹大家还维持着最后一点儿理智,没有直接破口大骂,但人的表情和情绪,就是最好的语言,不需要听,有眼睛就能看的那种。

那些讨厌的、愤怒的眼神,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