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汉道天下> 第798章 雷霆雨露

第798章 雷霆雨露(2 / 3)

有钱人说话就是硬气,宁可自己掏千万钱建桥,也要挣这个千户侯。

对中山甄氏来说,千金易得,千户侯却难上加难。

这笔生意不亏。

“你搞错了一件事,不是朝廷舍不得掏钱,而是不能这么用钱。我知道,你中山甄家有钱,如果你们愿意掏钱建桥,朝廷也不会拒绝,甚至是求之不得。但是建一座如此规模的桥,比你想的要困难很多,不能不小心一些。毕竟就算是你家的钱,也不能扔进水里不是。”

甄宓有点反应过来了。

“陛下……也觉得臣这个想法不行?”

“没有,我觉得可行,至少值得一试。”刘协说道:“只是要谨慎一些,不能太急。我不懂建桥,但是我略知治国,不如做治国来打个比喻。你有兴趣听吗?”

“当然。”甄宓脱口而出,随即又道:“能听陛下论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刘协一愣。“有这么夸张?”

甄宓连连点头,眼中带笑,面色羞红。

刘协笑着摇摇头,没有再和甄宓纠结这个问题。

他知道自己如今有圣人之名,颇得人心,尤其是在年轻人中。

他把自己的担心大致说了一遍。

其实治国也罢,造桥也罢,原则都有相类之处,逃不脱规模效应。

不同的规模会带来不同的难度,而且这个难度可能是指数级的。

治理一个万人规模的县,和治理一个十万人规模的郡,看似只是一个数量级的差距,但是治理能力的差距却不止一个数量级。

更别说治理一个几千万人的大国了。

这就是春秋时的治国理论如今无法推行的原因之一。

更大的规模,必然带来更多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一心想回到小国寡民的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有沉下心来,解决这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断尝试,才有可能实现最后的目标。

造桥也是如此。

造一座跨度十米的桥,和造一座跨度二十米的桥,技术难度完全不是一回事。造一座跨度百米的桥,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可能就是完全无法实现的难度,绝不是将模型放大一些就行的。

甄宓很聪明,在书坊、讲武堂也有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她还没有遇到这种规模的问题,难免会把事情想简单了。

相比之下,黄承彦、黄月英父女的经验要丰富得多,一眼就看出甄宓的方案不可能实现。

刘协赞同他们的看法,但不赞同他们的做法。

他觉得让甄宓一步步的去试,比直接否决更好。

甄宓很聪明,迅速明白了刘协的意思。

“臣有点明白陛下的担心了。”甄宓卷起图纸。“臣应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