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汉道天下> 第1136章 南阳新貌

第1136章 南阳新貌(2 / 3)

这个不太好说,平均下来的话,五六十万肯定是有的。”荀文倩眼珠一转,又说道:“司徒请你来议事,有没有提铸金币的事?”

荀或恍然。“是不是钱不够用了?铸金币的事没说,但他提到了铸币。我听刘子初说,这几年与西域通商,积攒了不少罗马的黄金,要是铸成金币,的确能解决一部分钱币不足的问题。只是铸金币必然涉及如何兑换的事,眼下还没公开,以免有些人囤金,扰乱政务。”

荀文倩嘴角抽了抽,露出一线笑意。

荀或看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想说什么就说吧,憋着不难受吗?”

荀文倩掩唇而笑。“阿翁知道谁手里的黄金最多么?”

荀或抚着胡须,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荀文倩的意思。

销往西域的大宗商品中,数量最多、利润最丰厚的就是丝绸。能出售高档丝绸的织坊中,南阳织坊敢说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而南阳织坊就控制在皇后伏寿手中。荀文倩协助伏寿管理织坊,自然清楚伏寿手中控制了多少黄金。

“你们……究竟有多少黄金?”

“进项大,出项也大,剩下来的有限。”荀文倩竖起两根手指。“大概两万斤。”

荀或倒也没多太惊讶。

南阳织坊那么大的规模,手里有两万斤黄金倒也不算意外。

“那你们一年经手多少黄金?”

“十五六万斤吧,我们每个交税都要交三万多呢。”荀文倩皱皱眉。“司徒府最近有些过分,发现织坊利润丰厚,就不断加税。亏得这还是皇后负责的织坊,要是普通织坊,怕是来打秋风的都要将门槛踩扁了。阿翁,这次你们开会可得说说这事,这不是乱来么,真当我们好说话?”

荀或有点尴尬。

这样的事,不仅南阳有,河南也有。

甚至当初他在河东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一旦财政紧张,第一反应不是织坊就是盐池,还有就是唐夫人主持的印坊。

唐氏见荀或窘迫,嗔道:“你看你,真是不会说话。是司徒杨公贪财,还是你阿翁贪财?募捐也是避免扰民嘛。如今百废待兴,哪里不需要钱?不向各个作坊募捐,难道向百姓增赋?”

荀文倩也知道自己的话说重了,连忙抱着母亲的手臂撒起了娇。

荀或眉头紧皱,批评道:“文倩,你也年纪不小了,又身为贵人,怎么和你弟弟一样,这么孩子气?在父母面前也就罢了,在天子面前如此,可是失礼。”

荀文倩眨眨眼睛。“有么?我们在天子面前也是如此。”她笑了笑,又道:“反而是在阿翁面前,我倒是有些拘谨呢。”

“你这孩子……”唐氏又好气又好笑,心里又忍不住为女儿高兴。“天子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