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下告退。”望着高座上面阴沉脸面容的袁术,陈宫便明白,再说下去只会激怒他,只得垂下头叹气一声,无可奈何的离开了袁术眼前。
等到众人全都消失,袁术又将玉玺拿了出来,双眼放光如同信教徒一般盯着它,嘴中喃喃自语道:“不,我不能丢了它,它是属于我的…我的…”
就像是一瞬间大彻大悟的袁术也不装了,连续三天都把玉玺光明正大的摆放在堂前,让自己的文臣武将看个痛快,而他本人也快要在一声声的请求帝王加冕中迷失自我了,至于为何还不行动,那是因为他在等着自己的另一位重要谋臣出现。
翌日,窝在矮脚凳上闭目养神的袁术,在听见外面那急促的脚步声后,慢慢睁开眼睛,不过三秒钟,就看见一直在等待的阎象终于出现了。
而快步走进来的阎象还没来得及向袁术问号,视线就被堂而皇之的摆在正中央的传国玉玺给吸引住了。
袁术见他这个反应,心里也很愉悦,因为他就是想看到别人和他一样的反应,乃至于用着十分骄傲的语气询问说:“先生觉得如何?”
“霸气外露、杀气腾腾,仅仅是看着就让我心惊胆战,真不亏是帝王象征。”
“那先生觉得我持此传世之宝,号令天下牛耳,合不合适?”
听着袁术问话,阎象毫不犹豫的朝他跪拜了下去,拱手请求说:“此事万万不可,请主公放弃这般想法,尽快将玉玺弃手,方可躲过大劫!!”
没想到会从自己老臣嘴里比听见和陈宫一样的发言,袁术瞬间耷拉出臭脸,耐着性子追问道:“为何不可?当年高祖刘邦,官位不过泗水一亭长,手中不过三尺剑,随从不过数十人,就敢相应陈胜吴广起义大军,夺沛县、称沛公,最终亡秦灭楚,建立大汉。
直到今日,汉庭已经延绵四百年,气数已尽了,如今四海沸腾,枭雄并起,强者为王、胜者为帝,这是天经地义的传承。
而我雄踞豫州,粮多地广、人稠富硕,麾下精兵四十万,强将千余名,有此优势在手,谁能与我争雄?谁敢与我争雄?!”
越往下说,袁术脸上的骄傲越是强烈,但映在阎象眼中却是迈向自我毁灭的信号。“主公,你虽然是明主贤人,可你并不是高祖啊,当今天下就有三人敢和主公争锋。”
看着阎象伸出的三个手指头,袁术甚是不爽的质问:“谁?谁?谁啊?谁有豹子胆?”
“扬州牧孙坚、青、兖之主曹操以及主公兄长袁绍。世人皆称孙坚为江东猛虎,且不说本人骁勇善战,他那长子孙坚年纪不过二十,就已经享有小霸王的威名,他们这两头猛虎绝对不可小觑。
再说冀州袁绍,此人曾担任十八路诸侯联盟盟主,他占据的冀州,富庶程度完全不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