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天下成为人类共主,开创一个崭新的人类纪元,但随着工艺的累积和时间的推移,有些事也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状态。
点开造船技术,则季苍河往东南甚至通往遥远大海的大门就已经为他打开。
当然,他也有自知之明,知易行难永远客观存在,不过既然前期准备工作他已经做足,眼下这件事也到了该付诸实施的时候了。
一旦造船成功,不说星辰大海,至少征服乌龙江流域已经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也会极大加强季苍河乌龙江两河流域的交流和货物来往,至少能够让蒙族的盐和巴族的陶器金属可以更加方便的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第一条船算是练手之作,因此徐晨设计的也很小,长三米,宽一米,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型河船,也就能乘坐两三个人。
样式则是彷照河湖之中常见的渔船,平底单仓,前窄后宽。
不过画图容易,实际制作起来却无比麻烦。
虽然几位木匠一年多的练习制作马车板车已经技艺非常娴熟,但对待这个新的器物,却是有些束手无策,要把木板处理平整不难,但难的是如何将不同位置的木板制作成想要的弧形样式,然后严丝合缝的拼接在一起。
另外眼下没有合适的木胶,关于木板的拼接就要求严丝合缝,不能留有太大的缝隙,不然不好处理漏水。
反正就是图纸画的容易,想的也很简单,但真正等到工棚搭建好,木头运到位,开始准备打造的时候,各种问题都呈现出来。
于是整个四月,徐晨几乎每天都要冒着随时被暴雨淋成落汤鸡的危险,早出晚归来往于山谷之中,在家不断修改图纸,在工棚和几个木匠不断商讨方案,一边打造的同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不断调整处理。
相对于捆扎木筏,半天就能干完好几个相比,这一艘小木船可以说让徐晨感觉到了有史以来最为头痛和麻烦。
因为这不是烧制陶器和浇筑铜器,做坏了就拉到,也不是马车和人力车,做的不好也能将就用,一旦木船下水出问题,那可能就是人货两空灭顶之灾。
木筏外号翻得快,船造的不好就沉得快。
因此他是丝毫都不敢马虎大意。
当然,这毕竟是第一艘船,徐晨的目标也不是好看和好用,只要是要保证结实和安全,至少要让它能够在水面上顺利漂浮不漏水,然后才能去研究解决平衡和速度的问题。
徐晨每日忙忙碌碌,整个巴族也都知道徐晨要打造一种叫做木船的工具,能够在水面行驶更加安全。
不过和以前建造马车一样,这艘船从三月下旬开始筹建,一直忙碌到四月底仍旧没有建造成功,反而是每天看他不停地骑马来回奔波,浑身木屑满脸疲倦的郁闷薅头发,甚至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