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原始人日记> 第524章 准备

第524章 准备(3 / 4)

动,加速推广夯土技术。

时间转瞬进入十一月,天气变得越发寒冷起来。

但拱火族附近的季苍河两岸,却更加热闹。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王城四周规划的各部落定居点都开始进入了房屋建造之中,一栋栋简陋的房屋框架开始拔地而起,散落在广阔的灰褐色裸露的河滩上,看起来非常的醒目。

巴族的进展最快,到十一月中旬左右,四栋相邻不远的夯土建筑已经成型,檐墙、山墙都达到设计的高度,开始用陶砖修建窗沿和门框,大量的房梁、檩条,茅草也都开始往房屋附近堆积准备,简陋的木工棚里面,一群木匠开始按照规格打造门窗。

自从交易市场的围墙试验完成之后,徐晨就没有参与过房屋建造,只是每天带着古和举等一群人骑马来回巡逻观察一下,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烧制砖瓦上。

无论是夯土还是泥砖修建房屋,在门窗位置都必须要用陶砖和过梁进行加固,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变形。

陶砖制造眼下工艺已经成熟,同样是用模具将陶泥拓成长二十厘米,宽十厘米,厚五厘米的标准大小的泥坯,阴干之后入窑烧制。

因为陶砖不需要像陶器那么精细,因此泥料制作也可以马虎一些,一窑可以烧好几千块,十天左右就能烧好,生产速度还是非常不错。

但陶瓦就麻烦不少。

首先是模具十分特殊,需要先制作出来一种半锥桶状的模具,模具外面按照四分法做出来四道凸棱,叫做瓦桶。

瓦桶下粗上细,可以向内折叠活动,当两半手柄合拢之时,就是一个半锥形桶,把制作好的宽窄合适的泥条用泥弓切割下来厚薄合适的一块泥片,围在瓦桶外面,然后用瓦刀将接头和外面抹平,沿着瓦桶的标线将多余的部分切割掉,放在平坦的沙地上将两半手柄往内折叠收拢,这样就能将瓦桶从泥坯中间取出来,如此就得到一个空心的半锥形泥坯。

等到泥坯半干之后,用手轻轻掰一下,泥坯就会沿着四根瓦桶上凸棱痕迹破开,就成了四块下宽上窄大小一样的四块瓦坯。

最后将这些瓦坯入窑和烧砖一样烧透,就是陶瓦。

这些东西看似简单,而且在中国应用了几千年,但真正想要做出来,徐晨还是费了不少功夫。

最难的地方自然就是瓦桶了。

但好在巴族木匠已经有过打造牛皮鼓的经验,在徐晨的反复指导下,几个木匠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赶在巴族的夯土房开始上梁的时候打造成功。

不过陶瓦徐晨也没打算用在巴族和其他部落的住宅上。

因为在眼下的条件下,茅草还是最简单经济的遮盖物。

不光是陶瓦生产制作还在摸索阶段,制作速度和时间跟不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