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原始人日记> 第539章 永恒的话题

第539章 永恒的话题(3 / 4)

晨虽然不信这一套,但就像他生造故母神庙来形成一种仪式化的神灵崇拜一样,他希望通过这种更加严肃的仪式化的葬礼,减弱人类对于死的恐惧,甚至形成一种对死者的崇拜。

同时,以这种祭祀活动来加强对死者的记忆,加强对祖先的认同感,这样就算族群分散,彼此之间也会具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血缘纽带。

就像曾经的中国社会一样,家族宗祠几百上千年延续下来,无论后代身在何处,只需要凭借自己的姓氏和祠堂,就能找到一种潜意识的归宿,遇到同姓,也会不由自主的多一分亲切感。

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观念,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生存观。

而未来,随着种群加入的越来越多,部落交流越来越复杂,混居形成一种新的潮流,则眼下这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血缘部落传承关系将被打破,各族群就需要有一个更加广泛的血缘认同感,那就是姓氏和祖宗。

中国上古母系社会传承下去九大姓,那就是最古老的九个部落,此后到了父系氏族时期,籍此演变出来上千个氏族。

而在发展过程中,这些氏族部落为了不忘记自己的根本,便一直以姓来记录自己的血缘传承,以氏来记录自己的出处,直到秦汉时期,姓氏合流之后,这个延续了数千年的古老传统才被终结。

姓氏在眼下,还并没有形成。

但也已经开始有了雏形,各部落以有巫的部落为核心,形成一个庞大的族群,族群内部,又以各种部落状态独立生存发展。

部落和部落之间,以各自的部落名称作为区分,甚至细化到每个族人,都会有一个简单的名字,只是眼下还没有任何意识将族群名称、部落名称、人的名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便于区分的姓名而已。

如果徐晨不去推动,那么这个过程或许需要数千甚至数万年时间才会慢慢形成。

但徐晨肯定等不了那么久。

随着他大力推动各部落定居融合,部落和部落之间从原来的数十甚至数百里距离突然拉近到几百米或者几里的距离,相互来往交流时间也从往日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突然一下变成每天。

这种突然被打破的时空壁垒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管理混乱,因此徐晨希望以隆重的葬礼和祭祀活动让各部落铭记自己的老祖宗,加强族群内部的凝聚力,同时,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推广姓氏,便于区分各部落族群的身份。

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也是让血缘关系区分的更加清楚,尽量防止近亲繁殖带来的各种遗传疾病和社会问题。

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得结婚的传统,后来演化成同族不得结婚,再演化成直系三代血亲不得结婚。

虽然这个范围在不断缩小,但都是为了防止近亲繁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