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龙嘿嘿地笑,二哥说的果然很对啊。
原来以前他还真是不懂事,也听不出客套更不知谦让。
李舅爷陪两外孙坐着,他抽的是旱烟袋,烟袋锅里塞满旱烟,旱烟袋点烟也是有窍门,火机围着烟袋锅四周点,一边点烟一边用拇指按压烟袋锅里的烟,上面一层都点燃了,这烟就点着了。
问过外甥学业的事,他早就知道外甥回家搞农业的事:“年轻人有抱负有想法很好,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舅爷,果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是比我二大爷强,你是不知道前几天我二大爷还赶我二哥回城找工作呢,要是有你这觉悟多好。”
李舅爷当年也是念过高中的人,当年李家也算是富户,李舅爷两个妹妹如今都在国外,只有李舅爷留在了乡下。
李舅爷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文质彬彬的,张新阳也觉得舅爷很特别,别人放牛觉得是苦差事,李舅爷放牛却更喜欢欣赏野外的景色,每次放牛回家看到好看的野花会采上一把带回家。
就从采花这点上来说,现在的农村妇女都很少做,舅爷却很享受采野花的乐趣。
“你二大爷是望子成龙,也没有错。”李舅爷也不说谁不好,很是公正,“新阳,你也不要怪你爸,你要理解他,等有一天你当父亲了,就会明白他的苦衷和期望。”
“舅爷,我知道,我不怨我爸,是我太任性。”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叫任性,要是你这个年龄还没有股冲劲,就不是年轻人了。”李舅爷拍拍他的肩,以示安慰,“现在年轻人想种地的少了,都想挣钱又不受累,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付出与得到都是相对的。小龙也是,别天天只知道玩,你也不小了,这次你二哥回来,你跟着好好学,年轻人学东西快,没念那么多书不要紧,那就从实践中学经验。”
“舅爷,你说得太对了,我现在就跟着我二哥干。”张万龙爱显摆,把路上听堂哥说的稻田养鸭说了。
李舅爷点头:“你二哥说得不错,我们这边搞绿色有机水稻也只是少数人,还缺少专业的发展模式,缺少这些专业人,你二哥不就是专业人吗?现在他回来了,等搞起来了,我们还要去他那学经验呢。”
张万龙咋舌,没想到真被他哥说中了,还真是这个问题,如此心里越发信服二哥。
吃过西瓜,李舅爷知道外孙是学农业专业的,对这些也感兴趣,带着他去看了自己家后面关着的鸭群。
水稻出穗时,鸭子就不能再往稻田里放养,这时就需要家里喂饲料了,不过时间也不久,进了九月鸭子长到三四斤就可以卖了。
三百多只鸭子,放在房子后面一大片空地,空地中间有挖出来的水池,四周有网拦着,人一过去,一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