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事与王访渔一样,只是他们的胆子没王访渔大罢了。国子监连同司业在内的十三名官员、授经夫子被捉,近三年入国子监的两百余名学子的资格待重新审核,国子监放假五日整顿。
“祖母不放心二叔和两位妹妹,便让我来了。”本来是人心惶惶的大事,但忽然得到五日闲暇的姜大郎,心情却是十分雀跃的,只是当着两位妹妹的面,他将这份雀跃藏了起来。因为这次犯事被抓的主犯,是她们的舅舅。
听到涉事的不只大舅一人,姜慕燕反而觉得轻松了些。她想起好友马南湘,便向大郎哥打听道,“大哥,祭酒大人可被牵扯其中?”
“祭酒大人不在荆大人参奏之列,不过他毕竟是国子监首座,失察之责定定是要担的。两位妹妹知我在想什么?”姜大郎含笑问道。
姜慕燕摇头,姜留配合问道,“大哥在想什么?”
“就在去年,我娘曾动意花银子送三郎入国子监,还曾偷偷打听价钱,后来嫌弃价钱太高才歇了这个心思。”姜大郎压低声音道。
竟还有这么回事儿?姜留八卦地问,“价钱是多少?”
姜大郎伸出一个巴掌。
姜慕燕猜道,“五百两?”
姜大郎摇头,“五千两。我娘说,花五千两送三郎入国子监,还不如给置处宅院给他娶房媳妇。”
三郎距国子监有多远呢?有康安城一座豪宅那么远!姜慕燕和姜留逗忍不住笑出了声。
哄笑了两个妹妹,姜大郎也跟着轻松了许多。姜慕燕领了兄长的好意,“庄子里的葡萄熟了,大哥带着留儿去摘一些回来吧,回来时再摘几个茄子,咱们做茄包吃。”
茄包是秋日里才有的一道菜。立秋之后天气转凉,茄子秧上结被称为落秧茄子,落秧茄子颜色深口感老,炒着吃时,味道远不如夏天结的茄子。但若将立秋之后的茄子先上笼屉蒸熟,压去汁水再炒,别有一番风味。
姜大郎不爱吃夏天的茄子,却极喜欢吃秋天的茄包。他立刻应下,拉着六妹妹去田里摘葡萄、揪茄子。
十七岁的大郎再稳重,也是处在爱玩爱闹的年纪,让小厮将葡萄和茄子送回去后,他挽起袍襟塞入腰带,低声与姜留道,“六妹,咱们赛一程如何?”
叼着草穗的姜留见大郎哥兴致这么高,便乖乖点头,“好。咱们在哪比?”
妹妹跑得很快这件事不能让外人知道,姜大郎四下张望,选中了不远处的稻田,“咱们顺着这条水渠跑到那株老槐树下,如何?”
姜留望着稻田中间的水渠,又望望大郎哥。姜大郎被妹妹看得不好意思,揉了揉她的脑袋,道,“大哥没有说你矮的意思。”
站在无水的水渠里还没稻子高的姜留鼓起小脸,她这可爱的小模样让姜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