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5 / 6)

波千里,所见辽阔壮丽。

草原的尽头不与天相接,而是一条绵延不断的山脉,相隔甚远都如此醒目,不难想象这座山脉本身有多高耸险峻。

令沈怀瑾警惕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草原上掠食者追逐猎物的场景。

十多头狼与豹在一头银狼的带领下闪电般冲入了兽群,那是一种外形类似牦牛的食草动物,短毛灰角,粗健的四肢。

牦牛们立刻扬起蹄子,四散开来疲于奔命,但掠食者们并不是简单地追赶,而是在追逐中有意识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逐渐用身躯将稍落后的七八头牦牛围在了一起。

领头的银狼飞奔起来仿佛一支穿云箭,银光闪过,几乎让沈怀瑾看见了残影。只见它猛地加速飞扑,一头强壮的牦牛便被冲倒在地。

眼前极富冲击力的画面再次向沈怀瑾展现了这个世界的残酷。在领头的银狼咬开第一头牦牛的咽喉开始饮血前,沈怀瑾掉头离去。

自然,他也没看到在他转身后,银狼若有所感般抬头朝着他的方向望去,一双竖瞳冷若寒潭。

沈怀瑾转身并不是因为见不了血腥画面,而是惊异于那十多头奇异的野兽。

令沈怀瑾感到奇怪的不只是狼与豹甚至能在一起捕猎,还有关于它们的体型。

没错,沈怀瑾见到的那十多头狼与豹之间体型相近,而且它们都比所猎的牦牛大得多。尽管因为距离问题,沈怀瑾无法更准确地估量出它们的体型,但明显要与他认知中的狼豹的体型相距甚远!

我到底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

沈怀瑾重新退回丛林,这场残酷的捕猎让他心神震荡。这片大草原看起来也是毫无人迹,甚至还存在着如此恐怖的顶级掠食者,一切都超出了他的认知。

出于对草原上那些顶级掠食者的忌惮,沈怀瑾接下来两天一直生活在草原与丛林的交界处,尽最大的努力不让两边的原住民们注意到自己。同时他每天都会在相同的时间段去观察那些掠食者捕猎的场景,记下它们捕猎的范围。

通常野兽只会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捕猎,只要绕道而行,沈怀瑾就有机会避开这群凶猛的掠食者。

通过十几天的观察,沈怀瑾疑虑更重。

他每天都能在相同的时间段看到狼豹群在这片草原上捕猎,由于第一天那头银狼带给他的震撼太大,沈怀瑾每次都格外注意领头的野兽。

第一天是银狼,第二天是一头黑豹,第三天是一头花豹,第四天又是那头银狼,就这样周而复始。

每次领头兽都会带领着十多头狼与豹在草原上捕猎,规律得就像是彼此约定好了的,规律得不像是几头野兽所能做出的事情。

这群掠食者看起来兼具力量与智慧,强大得让沈怀瑾既奇怪又忧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