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2 / 5)

上爬了下来,皱着鼻子看了眼被拍烂的蛇头,嫌恶道:要吃你自己做去,不要把它放进我的陶罐里。

说完,他自顾自地将地上的箭捡了回来。

厉挑了挑眉,将蛇尸扔给了一旁的明。

捕猎队伍扛着猎物,因此回程速度不快,沈怀瑾也就乘机采集点浆果、蘑菇之类的。

蘑菇种类繁多,他也不能光靠颜色分辨有没有毒,一路上边采边询问厉,回到部落时才堪堪收集了一藤筐的紫浆果和蘑菇。

部落的采集队伍倒是收获颇丰。

劳动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将两个藤筐用绳子系在一起,一前一后地背着,这样对于手脚麻利的亚兽来说,一次性采集个两筐食物不是问题。

因为连续几日的雨期,部落只能吃积攒下来的食物,今天终于收获了新鲜的食物,也都很高兴。

吃饭的时候,还有几个亚兽过来,询问能不能用蘑菇交换沈怀瑾的弓箭。

原来他们都是安队伍中的,今天随着安出去采集时,见到了他的弓箭,并且上手试了试,都非常喜欢。

因为沈怀瑾出发前还说过可以用蘑菇去他那里交换其他东西,这几个亚兽便想着能不能也换把弓来。

沈怀瑾喝着鲜美的蘑菇汤,心里也有意多囤积些蘑菇,全都晒干留到寒季吃,于是不假思索道:当然可以。不仅是弓箭,其他的也可以换。比如一筐蘑菇换一把骨刀,两筐蘑菇换一个小陶器,三筐蘑菇换一个大陶器或者一套弓箭。

他考虑到一旦天晴起来,蘑菇枯萎得快,亚兽们又是三天才出谷采集一次,不一定能攒到三筐,又补充道:如果攒不到三筐蘑菇,其中一筐或两筐用红薯或者萝卜替代都可以。

几个亚兽互相看了看,都答应了。虽说三筐食物要攒至少九天,但能换到一个大陶器或是一套弓箭,都是划算的事情。

晚饭后,岩要开一个部落会议。

部落会议这个概念也是沈怀瑾提出来的。

部落往常统一吃饭,有什么事情就在吃饭的时候讲了,大家都能知道,但现在各吃各的,地点不一定在广场,时间也不一定是一起,要通知些事情就比较困难。

沈怀瑾因此建议部落五日便开展一次会议,当天晚上,所有成员不论有没有吃过饭、在哪里吃的饭,都要在同一时间来到广场上开会。

会议上,岩提出五日后让凛带队前往天河原赶集。

第26章 、送行

赶集?沈怀瑾倒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

他拿肩膀顶了顶厉,用眼神示意他解释一下。

厉低声道:东大陆上的部落每次都会在炎季过半的时候出发去赶集,到衰季才会结束。大河部落往常就会用很多兽肉、兽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