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5)(2 / 5)

带着皮毛,容易坏,天热的时候更不好携带。

厉自然是没有意见,那些兽皮我本来是想让老兽人老亚兽们帮忙硝的,你想自己用当然也可以,不过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容器泡石灰水,得想办法建一个。

沈怀瑾已经想到了这点,我用草木灰造个水泥池子,不仅可以制石灰水,还能直接用来泡兽皮。

厉点点头,那就好,我们吃完饭就干。

兽皮在泡石灰水的过程中需要数次翻动,因此石灰池的尺寸也不能太大,最后被沈怀瑾定在了2m*1m*1.2m。

因为还是有些高度的,直接垒效率太慢。厉去扛了一批竹子来,沈怀瑾让他先把竹子对半劈开,他再用这些竹子搭好框架,然后就用搅好的水泥一点点铺底、填塞侧面、加厚并抹匀即可。

两人都是今日事今日毕的性格,忙忙碌碌到晚上才干完,沈怀瑾用最后一点水泥做了一个灯架,放在工棚内晾干,打算做成后代替竹灯,这样能减少一点安全隐患。

铺好的水泥不能直接投入使用,就算现在天气好,也得有一两天的时间让它硬化才行。

沈怀瑾把这段日子囤下来的皮毛都找了出来,为了防止腐烂,这些兽皮都已经被简单地处理过一遍,内侧残余的大部分肉和脂肪已经被割掉,也用盐腌过一遍。

这种兽皮是不能直接硝鞣的,沈怀瑾先抖去了兽皮上的盐粒,然后放进大藤筐,将藤筐放到了部落下游的溪水中,让兽皮在流水中浸泡三天左右。这样的做法免去了换水的麻烦,只需要注意固定好藤筐即可。

趁着这段时间,沈怀瑾又跟着厉跑了一趟石林,两人捡了好几筐石灰石回来继续煅烧,烧出来的草木灰一部分留着被沈怀瑾处理过后施肥用了,另一部分则留着当水泥原料用。

连续的煅烧消耗了大量的木材,沈怀瑾不免可惜,一直没见着煤矿,不然效率还能再提高些。

水泥硬化后也不能直接使用,他往里倒了水,用炭笔记下了水位,打算一天以后再来看。

连轴转了三天,沈怀瑾也有些累了。

晚饭是厉做的,他现在厨艺还是一般,但蒸蛋烤肉和洗果子还是熟练的,见沈怀瑾辛苦,他还特地向对方指教,试着炖了一道清淡的鱼汤,虽然卖相一般,但味道却意外得还不错。

沈怀瑾吃完后简单地擦了个身,两人紧接着又坐在桌边教学文字,这是他们每晚的必修课,不管白天多累都不会舍下。

沈怀瑾教起来是简单粗暴的风格,不像现代老师教小朋友都是从简单的字教起,他讲究效率,哪些字最常说、哪些字最需要记录他就先教哪些。

今晚教的是一二三九十,为了方便记忆,沈怀瑾分别摆了相同数量的石子在旁边。

几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