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像是意外之喜。
他拽着厉,兴高采烈地跑去了石的屋子,将织布机搬了回来。工棚经扩建后,面积大了不少,正好能摆□□积同样不小的织布机。
搬回织布机后,沈怀瑾连忙从屋子里拿出了存放了许久的竹筘和绩好的麻线。
竹筘一被按上,一台老式构造的织布机就算是彻底完成了。
足踏式的织布机完全由原木和竹子打造,乍一看很简陋,细节之处却也精巧。
织布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穿过竹筘的是经线,梭子引的是纬线,经纬交错,便能织出细密的布匹来。
沈怀瑾和厉一起,在竹筘的每一个孔洞中都穿上了麻线,然后足踏线轴控制器,让经线上下分开,形成梭口,以供引纬。
梭子作为引纬工具在经线之间穿行,然后再足踏线轴控制器,让经线交换上下,此时再穿回梭子,把引入梭口的纬线推向织口,就能形成织物。
连续几十次这样的操作,就能看到织口处形成了一条窄窄的浅色织物。
饶是见多识广的沈怀瑾,也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原本只想着试试运气,没想到真的成了!
看到他开心的模样,厉忍不住勾了勾唇,他摩挲着刚刚织出的一小条麻布,也有些惊讶,好细密。
沈怀瑾与有荣焉地点头。
不错,可惜的是这些麻线还没经过刷浆,摸着难免有些粗糙,不过条件艰苦,也不好要求太多。
说话间,沈怀瑾织布的动作不停,推纬线的哒哒声极有节奏,麻线纤细,但积少成多的过程让他心中很是欣慰。
等下个衰季收获了水稻,就拿些来刷浆,给你做两套合适的衣服。
厉的语气过于阔绰,沈怀瑾听到后都忍不住笑了。
这么点水稻,吃都来不及,哪里舍得做成米浆这么用。他笑得眉眼弯弯,就照我之前说过的,拿淀粉浆代替试试,行最好,不行就算了。
厉蹲在一旁,帮他收拾着边上的麻线,闻言也不再多说,那就按你说的办。
两人又织了一小会儿,溪对岸便过来了人,是安带着几个亚兽,来给沈怀瑾和厉送分配的食物了。
经历了大丰收,大家难耐心欢,背着藤筐,喜气洋洋地过了桥,见沈怀瑾正鼓捣着一架陌生的玩意儿,便都好奇地上前询问。
沈怀瑾见阳的小跟班文也在其中,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笑道:文,你不认识了吗?这就是之前我们一起砍的苎麻呀。
呀!文惊呼出声,脸上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可它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像。
那当然,毕竟是经过了很多步骤的。你看,这就是布,等再织得大块些,我们就能用它来做衣服了。
在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