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的共有九个兽人。
按理来说,一个捕猎队伍加上小队长,数量大约是十三四个,但大家经过慎重考虑,认为一直不歇息确实不合适,因此将原本的队伍分成了四支,其中一支由明带领,专门负责修路,另三支队长不变,轮流负责建设基地、捕猎,每支队伍都是做二休一。
沈怀瑾听了也表示赞同,他向来不认同盲目追求速度而熬坏身体的行为。
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果不其然,确实要比之前快上不少,即使是以他们这种不紧不慢的速度,也能在一小时内走到基地。如果是在快步走或者以兽形奔跑的情况下,所需时间会更少。
到了一早定下的空地处,沈怀瑾简单划定了石灰窑、冶铁炉和砖窑的位置。由于石灰岩和砖窑的结构类似,沈怀瑾于是先指导建造这两样。
兽人们围坐在一起,中间摊着图纸,沈怀瑾解释着上面画着的各种结构和成品所需的大小,随后才和大家一起动手制作。
他们选择的位置很是优越,黏土在流经此处的溪岸就能获得,碎草也遍地可寻,大家上手就很快。
沈怀瑾给兽人们分了工,有的负责处理黏土,筛去其中的碎石,用水浸泡后混入碎草捶打至均匀;有的负责挖出地基,一层层垒上黏土,给窑塑形;有的则在一旁捏制炉排,烘干待用。
他自己也没闲着,拿上出门前特意带着的折叠锯,在附近锯了些柴火,打算也在这里烧个可重复利用的炭窑。
烧出来的木炭是冶铁所需要的。
虽说他们已经有煤作为更高效的燃料,但沈怀瑾不具备给煤脱硫的能力,硫又是致铁发脆而无法继续锻造的罪魁祸首,因此目前来说,冶铁只能用木炭,温度的问题要靠风箱来解决。
锯来的木柴被他竖着从高到矮地被摆成了圆锥形,然后用处理过的黏土裹上一层,只留下顶端的烟口和底部的通风口。
他从顶端点燃了柴火,看着火焰往下侵蚀,直到通风口处可见火光,沈怀瑾才将底部的几个口子封上,让窑中的木柴慢慢燃烧。
再回看大家的努力成果,沈怀瑾不由哑然失笑。
原来兽人们第一次建窑,又着急看到结果,没听沈怀瑾的劝,一下把黏土垒得老高。如今还没硬化的底部吃重后自然有些不稳,正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大家见沈怀瑾望了过来,更是焦急,尤其是厉,恨不得拿身子去托那堵泥巴。
沈怀瑾拍拍厉的后腰,看着一个个人高马大却又面红耳赤的兽人们,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聊聊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不管怎样,这座摇摇欲坠的半成品是没用了,他指挥着大家挖去了上端部分,然后继续加固底端。
这回有他看着,大家往窑体中放了些柴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