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同样要磨成粉状,和石英砂、矿石粉一起混合成原料粉。
木炭和原料粉被一层层地叠进冶铁竖炉,原料粉的量只够装三炉,但作为演示来说也足够了。
陶管将风箱的出风口与竖炉的进风口相连,炉中的木炭被点燃后,兽人们就开始拉起风箱,不停地往炉内鼓风。
火愈发旺,肉眼可见它从深红色慢慢变成橘色,说明焰火温度在不断地上升。
炉内的木炭会在燃烧过程中逐步减少,为了保持温度,要及时从上方添加木炭。好在他们的木炭存量多,用倒是够用,虽说如此,暂时没负责鼓风的兽人们还是选择去砍柴烧炭,为了以后大量冶铁做准备。
在他们看不到的炉内,诸多神奇美妙的化学反应发生,氧化铁被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成铁,氧化钙又与各种杂质形成了可分离的钙盐。
一点点朝着沈怀瑾预期的方向发展。
冶铁不似烧陶,不是几个小时就能解决的。尤其他们前期的工作花了很多时间,炉子刚烧了没多久,天边暮色沉沉,太阳即可便要落山了。
只是鼓风的工作一刻不能停,最好由兽人们轮流进行。大家经过商讨,最终决定留守基地,直到这批矿石烧完再说。
岩还想着让厉先带沈怀瑾回去,认为部落里的大巫不该这么辛苦。
沈怀瑾拒绝了他的好意,摇头道:部落里第一次冶铁我当然得时刻看着,有些要点我也能即时告诉大家,省得以后反复失败。岩,我都能跟着去赶集,自然不怕在这里熬上几天的。
这话有理有据,岩也无法驳斥。
大家都不是墨迹的性子,立刻挑了一个兽人回去报信,又分了一支小队伍出去捕猎,留在基地的继续鼓风,沈怀瑾则在一旁指挥着剩下的兽人们搭起棚子,作为简单的避所。
离开的兽人们很快满载而归,大家燃起篝火,将处理过后的兽肉架到火堆上烤。
在火舌的炙烤下,金黄色的兽油溢出滴落,噼啪作响。
没有调料的烤肉、简陋的避风所,一切像极了沈怀瑾刚刚降落莽兽丛林的样子,不同的是,这回他身边热热闹闹的,不必像从前那般提心吊胆。
鼓风一刻不停,兽人们只得轮流吃饭。
忙碌了一整夜,仍看不出什么成效来,大家不敢去想坏结果,只是埋头苦干,累得大汗淋漓。
到第二日天光破晓,鼓风的兽人咦了一声,只见竖炉的出渣口处有被烧得橘红、岩浆似的矿渣慢慢流出。
沈怀瑾知道这是熔点较低的金属和杂质在石英的帮助下被排了出来,而无法被融化的铁则被软化凝结成块状,留在竖炉的中下部分。
沈怀瑾让大家继续倒木炭、鼓风,一刻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