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2)(4 / 5)

瓦都藏好,剩下还有一小部分就只能暂时堆在屋子里边了。

沈怀瑾站起身伸展了一番身子,活动着自己僵硬酸疼的胳膊腿,关节处嘎嘣作响,一下子就舒爽了。

他翻了把已经晒了一两天的豆子,捡了一颗稍微擦了擦,放进嘴里一咬,只听见咯嘣一声响后,干硬的豆子立刻裂开,说明含水量不高,已经可以收起来储藏了。

趁着晚风将温热的豆子吹凉后,沈怀瑾用竹篾抖去其中的杂质,一一倒入用于储存的大藤筐中。

晒好的黄豆共有十筐,他在收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挑捡了一下,其中最为饱满圆润的放在一筐中作为豆种,剩下的就留着以后吃好了。

十筐黄豆都搬到了地窖里头,地窖冬暖夏凉,只要按时通通风,就能有效防止黄豆在这种高温天里发热霉烂。

炎季的夜色降临得迟,他们忙完了手上的活,才慢悠悠地准备起晚饭来。

沈怀瑾做菜,厉负责打下手,室外的灶台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一阵阵的香味弥漫开来,闻着就让人就食欲大增。

今天吃炸酥鱼、芋头烧肉和萝卜排骨汤,照例有红薯作为主食。

沈怀瑾吃了八分饱,再喝上一碗温热鲜香的汤,饭后还有难得的紫浆果解腻,别提有多满足了。

两人乘着晚风,舒服地眯起双眼,看着对面。

溪对岸的各家各户都燃起了炊烟,烟味和饭菜香气四散开来,大森部落的成员被邀请着一起吃饭,在织布机前忙碌了一天的亚兽们也终于舍得休息,崽子们在广场上奔跑打闹,三头小兽跟着追逐,兴奋地吼叫着。

沈怀瑾满意地勾起唇角,清亮的眼里不见一丝阴霾,满是安适与知足。

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不管白天多忙多累,总要和所爱之人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晚餐,看着炊烟与日落,这种温暖的感觉在他心里落下一道温馨的印记。

到了第二天,石磨完工,豆子也浸泡得差不多了。

两人仔细清洗干净了两扇石磨,协力将它们合上,在确保石磨能够正常转动以后,正式开始磨豆浆。

沈怀瑾拿个大罐子放在石磨的出口,用来盛到时候磨出来的豆汁。

两人合作,沈怀瑾将已经涨软的豆子从石磨口中放入,厉开始转动石磨。磨豆子的时候还要倒入适量的水,让豆汁能够均匀地流出。

石磨转动起来并非立竿见影,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嫩黄色的豆汁从石磨缝中出现。还混着豆渣的汁水慢慢地流了下来,汇聚在一起,从通道处落入了大罐子中。豆汁越聚越多,装满了一整个罐子,沈怀瑾见状,连忙又拿了新的收集器具顶上。

两筐豆子的量不容小觑,他们收集到第八罐豆汁的时候,大容器就告罄了,两人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