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身绑缚在一起,并架在Y形木枝上,边解释道: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水,拿竹道引水、沟渠送水,能让日后的灌溉方便许多。
岩想起他们前两日前的闲聊,好奇问道:瑾,你之前不是说有打算做个水车的吗?怎么最后还是选用竹道,是哪里有什么困难吗?
水车的难度确实要比竹道高。沈怀瑾没有避讳,实话实说,我也考虑过,一则是竹道能摆脱人力,省力许多;二则水车造起来需要时间,我怕赶不上这个水季的播种时节,这就留着之后再说吧。
也好。岩点点头,就是感觉灌水的时候,这竹道得经常换位置。
说是只有三十亩地,其实一眼望去占地也不小,为了方便到时候管理以及分配活,三十亩稻田共划分成了十块,之间用高高的田埂隔开。
岩有这样的顾虑也不足为奇。
厉抚了抚额,满脸无奈,灌水的的时候把田埂挖开不就得了。
岩一时语噎,锁着眉头将银发兽人推到一边,抗你的竹子去。
兽人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厉吃瘪的表情。
沈怀瑾也觉得好笑,他也算走过几个部落又接触过游商的人了,能清楚感觉到大河部落的不同,在这里没有太多阶级上下之分,首领和巫更加融入且亲民,相对于那些把首领和大巫捧得高高在上的部落,沈怀瑾更喜欢这种融洽亲近的感觉。
银发兽人小声道:瑾,连你也笑我。
乖。沈怀瑾拍拍他的肩膀,温声道:赶紧干活去吧,晚上给你做好吃的。
我要吃野鸡炖蘑菇和红烧肉盖饭。厉毫不矜持地当场点菜。
喂!厉,你这就过分了!边上的人接连表达着不忿,自己有的吃就算了,干嘛还要讲出来让我们馋啊!
大家口头上,行动却很有序,很快就将事情办理妥当,由沈怀瑾验收。清澈的溪水顺着竹道而下,一点点湿润起稻田,又汇成薄薄的水层,映出碧兰的天来。
不错。沈怀瑾称赞,又补充道:等稻田里的水积得差不多了,就把最近这节竹身挪个位置,让流下来的溪水顺着沟渠再回溪流中就行,这样就不至于弄得满地泥泞了。
明白了。众人大声。
安还是有些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沈怀瑾微微一笑,也不邀功,毕竟以前也没有种地的需要嘛。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叫作实践出真知,意思就是不论什么事情,只有自己真正尝试过,才能真正掌握与理解。我相信伴随着大河部落深入地去做、去了解这些事情,慢慢地,我们自己也会想出更多这样的方法来。
但这一切都来源于瑾你对我们的教导。岩坚持道,脸上是认真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