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不良臣(科举)> 不良臣(科举) 第21节

不良臣(科举) 第21节(2 / 5)

“二哥,我错了,以后我一定好好读书。”

见他肯认错,谢良臣明白今日讲道理算是有了些成效,不过这成效还得巩固,省得过两天这小子又忘了。

便道:“你知道错了就好,从明天开始,凡是我在家,你便到我这里来做功课,以后每天早上卯时起床,先与我一起上早课,然后再去学堂。”

说着,谢良臣将自己以前用的课程安排表拿出来,“以后你便按着上面的计划执行,要是被我发现你又偷懒,别怪我教训你。”

谢良材听说要跟二哥一起学,苦了脸,又问:“那大哥?”

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自然不能忘了自己的好哥哥。

“大哥已经打算以后从商,而且还准备再培育出其他几种蕈子来,他志不在此,你却是还没定性,在你想清楚以后自己要干什么之前,少去管别人。”

“哦。”乖乖应下,谢良材拿着课表出去了,脚步沉重。

按课表上所写,他在晚上睡觉前还得再背一遍文章,而且还得练上两张大字!

谢良臣训完弟弟,也在桌上铺开白纸,开始构思要如何写今天孙秀才布置的课业。

第27章 论辩+同窗

谢良臣训完弟弟, 也在桌上铺开白纸,开始构思要如何写今天孙秀才布置的课业。

因为自己的经历,谢良臣最后还是选了后一个命题, 也就是“凡人在世,不可不作事”这一论点。

首先谢良臣要做的就是破题,这段“凡人作事”的观点,出自荀子,他是无神论者,所以这段话出自他的《辩祟篇》。

要充分论证这个观点, 首先就要明白荀子在书中到底说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谢良臣平日里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其他的相关书籍倒也在看, 只是没有全文背诵下来,因此对着一段也仅仅是有些印象而已。

他在书架上找到这一篇文, 翻开此论出处,将原文又重新理解了一遍,心里有了数。

同时他也发现,荀子要是放在前世, 绝对是个妥妥的唯物主义者。

比如他这句话只截取了部分, 实际上在原文中意思是, 人们要是做某件事后得到了好的结果,就会说是自己选了个好的吉日, 要是遭遇灾祸,就说自己是因为犯了某种忌讳。

可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因为在很多时候, 有的人明明选了吉日却还是遭了祸事, 明明选的日子犯忌讳, 可是结果却很好,可见吉凶根本做不得准。

再就是关于这种现象,他说那些方士工伎还会特意对此进行隐瞒,然后再用他们积累了许久的那些不选吉日而遭遇祸事的例子,进行大肆宣扬,然后吓唬寻常百姓,让他们害怕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