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不良臣(科举)> 不良臣(科举) 第62节

不良臣(科举) 第62节(2 / 6)

不过他说完之后却也不白说,会将自己收藏的字帖拿出来让他学习,还会适时指点,因此谢良臣如今这笔字已经写得很是能入眼。

誊抄完后,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谢良臣让试卷在一旁晾干,等交完卷,自己则又开始走动起来。

这天是真冷,尤其是当人坐着一动不动的时候更是如此。

炭盆里的火已经熄灭,只剩一点余烬还有些微的温度,谢良臣便将火盆端到了里头,看能不能将号房烤热一点。

考场提供水、火,因此木炭是统一发放的,只是不多,谢良臣得用它们煮饭烧水,所以取暖就不怎么够了,便是白天的火盆,也是为着考试特地留出来的,所以晚上就没有了。

在号房里转了会,感觉身上暖和不少,谢良臣这才重新将木板搭好,然后穿着衣服,裹着被子睡了。

穿衣睡觉实在不怎么舒服,晚上他还因此醒来好几次,不过至少不是冻醒的,因此早晨醒来后他的精神倒是也没受太大影响。

就着温水吃了点心,谢良臣拉响铃铛表示自己要去厕所。

不知是不是天冷的缘故,这次厕所的环境没上次那么恶劣了,不过人一多,到底还是腌臜,所以他还是尽量避免少来。

回去后不久,考卷下发。

这次考试的内容是经义,与乡试一样,前两道问“修身”,后三道则是问“治国”。

说到问国策,肯定是策问最重,但是经义因为也是“议论文”的写作形式,所两者也有部分交集。

但若因此将两者混为一谈又不对,因为两者侧重点不同。

《汉书·萧望之传》里有言,“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后唐代学者颜师古对此做注道:“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

也就是说,策问,主要是在问考生政事政见,而经义则更看重考生写作辞章。

当然,若是经义写得好,那边说明考生在辞章上无可挑剔,若后面策问又能见地深刻,则必定出彩,这也是历来科举考试把策问放在最后的原因。

修身的经义题,上次考的是《孟子》,这次则考了《春秋》和《论语》。

题目分别为:

“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此题并不难解,甚至其中意思堪称白话,不过这里还对应了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所以考生在答题时,要能将两者联系到一起来阐述,而不能只答试卷上问的这一句。

至于考的《论语》内容,则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此句话的表面意思是,只有自己修身立德站稳了,才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