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不良臣(科举)> 不良臣(科举) 第68节

不良臣(科举) 第68节(3 / 5)

闇留窗不晓,凉引簟先秋。

叶湿蚕应病,泥稀燕亦愁。

仍闻放朝夜,误出到街头。

里头这句“泥稀燕亦愁”,还有这句“误出到街头”,简直太有画面感了有木有。

虽然上朝这事听着好像与谢良臣无关,毕竟他品级为从六品,够不上上朝资格,去晚一点,赶慢一点也行,但他也不是全没机会上朝的。

因为除每日的常朝是四品以上官员才能去之外,另外还有大朝和朔、望朝,这两种朝是文武百官都要去的。

其中“大朝”一年之中只有几次,一般为重要节日和庆典时才开,而朔望朝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时才开。

这两种朝一般都不讨论正事,主要就是为显示天下太平而开,并且朝上还会奏乐。

拿前世来举例的话,每天的常朝就是总经理找各部门主管、组长开生产会议,而大朝和朔、望朝,就是公司开季度总结或是年终总结会,大多为夸耀季度、年度成绩,而并不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谢良臣每月至少也得去上两次朝,若是遇到重大节假日,就得加班。

同时,除了上朝的问题,下班通勤也是困扰大臣们的另一个痛点。

因为别人下班之后很快就能到家休息了,可是你要是住得远,那到家时天都黑了,再叠加第二天因着路程远,比别人要早起,痛苦简直是双重加倍。

早上起得早,晚上回来得完,睡眠不足,很容易脱发的。

对此,家住五环外的白居易先生也有深刻的感触,为此他又写了一首诗,名《嗟发落》。

全诗原文是这样的: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

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

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

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

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

什么意思呢,就是早上也叹掉头发,晚上也叹掉头发,掉完了虽然很可惜,但是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错。

因为这样一来既不用麻烦的洗头,又不用早上梳头,最好就是夏天了,头上没有头发,就会很轻松,一点也不垂坠,等宽衣梳洗时,拿了装凉水的瓶子从头顶往下一倒,立刻就有醍醐灌顶般的清凉感受,而且等哪天自己突然顿悟打算出家当和尚了,还省去了剃度的麻烦。

白居易不愧现实主义诗人,做的是很多诗都是大白话,通俗易懂,而且这首诗还十分的诙谐。

可他当真不在意掉头发这件事吗?

当然不是,因为白居易还做了一首诗,讲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