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多事也该慢慢准备起来了。
两人商量好了发展方向,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了,这个不急,慢慢处理就行。
现在最重要的事,还是让朝上的争端彻底分出胜负。
谢良臣叫了江着进来,然后递给他一封信,“把这个送去王大人府上。”
江着接过信,很快领命而去,谢良臣曲指轻敲桌面,现在就看王霄敢不敢赌了。
案子已经查了一个多月,但是因着最关键的证人一直没找到,所以一直没法结案,融景帝再也等不下去,给刑部和大理寺下了死命令,最多再给他们半个月时间,案子必须要结,否则主审的官员便自己辞官。
于此同时,谢石头跟赵荷花也准备随大儿子一家回乡去了,谢良臣给了小侄儿很多书,还把自己当初的课表也送给了他,并告知对方有任何问题,随时给他写信。
送走了家人,谢家小院又重归平静,谢良臣照常去国子监上班,而盛瑗则开始着手打理自己的嫁妆,以及安排人去琼州。
至于谢良瑾,因为有了盛瑗,她也有了伴,现在基本都是跟在对方身边,有时也帮着看看账册。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融景帝给的时限要到了,张大人越来越放松,刑部和大理寺搜查却愈加严格,大有掘地三尺的架势,还发了通缉令出京。
不少人都说这是病急乱投医,便是通缉令发出去了,传到地方要多久?抓到人又要多久?更别说押送回来了。
所以大家都觉得江尚书和大理寺丞,这次恐怕真得辞官归乡。
谢良臣也在等结果,不过他等得是王霄的动作,要是他真有魄力,豁得出去,那他就帮他推一把,要是他还有顾虑,那说明对方还没做好将对方羽翼全部拔出的准备。
因此他手中的棋子也不可能现在就落。
又一天下午,谢良臣从国子监准备回家,刚出集贤门,便见外头有大批的兵士调动,他脚步立刻顿住。
江着见状,随即上来对他耳语道:“大人,听说刑部已经找到赵家母子了,这些人便是增派过去保护他们的,这两日便要提审他们。”
“哦?找到人了?”谢良臣弯弯嘴角。
如果这天下有两对赵家母子,那刑部尚书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找到,可惜没有如果。
“把人看好了,既不要惊动他们,也不要让别人发现他们现在藏身何处。”谢良臣低声道。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前日西街终于传来消息,说有户人家很可疑,恐怕赵家母子就藏在那里。
谢良臣听说后立刻便让人监视院中动静,最后终于确定,赵家母子便藏在了那户人家的枯井里。
那井的井口已经被凿平,上头盖了木板,又用黄土枯草掩住,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