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都没了。
江牧则似乎有点心虚,两人告辞的时候他笑容有些僵硬,谢良臣便猜到他被调去岭南,这里头恐怕他也是出了点力的。
不过谢良臣也无所谓了,两人本就是互相利用,谈不上谁比谁高尚,再说他不是升了两级吗?
看着码头上形形色色的人,谢良臣再次挥了挥手,然后进了船舱。
这次他们仍是坐的官船,只是因为此刻天气寒冷,靠近京城的河面上还有薄冰,所以赶路的时间便比以往长了点,差不多二十天后船才停在了荣县的码头。
此去京城四年,谢良臣再次回到平顶村时,已经有点不太敢认眼前的村子了。
以往平顶村家家户户都是土木屋或者茅草屋,可现在却大多修了砖瓦房,村道也不再是土路而是被修整得十分整齐,且上头还抹了水泥。
谢良臣远远看去,恍然有种自己看到新农村的感觉。
村中的黄狗见到陌生人来,“汪汪汪”的发出吠叫声,一下就引来了村民查看情况。
见是他回来,他们先是惊讶,后就是惊喜,更有不少人直接开嗓朝后喊:“谢老爷回来了!”
如此质朴的感情让谢良臣弯了嘴角,他亲切的朝这些大叔大婶们打招呼,同时一边往家走。
谢石头夫妻见儿子回来了,也激动得不行,立刻便让人杀鸡宰鹅,又拉着谢良臣不住的看,一叠声的说他瘦了。
这次他会在家里呆五天,五天之后便要启程继续南下。
知道这个消息后,赵荷花有点失落,知道又该有几年见不到儿子了。
不过古代官员就是这样,谢良臣既然入了仕途,难免就得离乡远走。
因此赵荷花叹了会也就放开了,再加上女儿回来,还提醒她另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给小女儿寻一门亲事。
不过这件事不急,她可以先让媒婆们仔细寻摸,等儿子走了,她再带着女儿去相亲。
谢家院子里热热闹闹的,众位亲戚都来了,谢良臣发现院中奔跑的孩子着实不少,他的几位堂哥、表哥都已经成亲生子,孩子满地了。
而且据他所知,赵家那边的几个堂哥现在也都立了业,有人包了鱼塘养鱼,有人在街上盘了铺子做小生意,还有人开了饭馆,大家日子过得都挺好,虽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是小富即安。
至于谢明文,自从考中秀才之后,他也不再继续考举人了,同时他也不再逼着自己的儿子学四书五经,只在教了对方认字识礼之后,便随他自己兴趣。
据说现在他儿子与谢明章十分合得来,天天都追在他二叔后面。
说到谢明章,在这么多人里,除了还在读书考试的谢良材,也就他一个还打着光棍,而且今年都二十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