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不良臣(科举)> 不良臣(科举) 第97节

不良臣(科举) 第97节(4 / 5)

,便托起了对方的手臂。

杨庆见他一身便衣打扮,就知今日谢良臣又要出门,于是明知故问道:“谢大人这是要往何处去?”

谢良臣看他目光,随即展了展衣袖,大方道:“正是,枯坐馆中甚是无聊,本官便想着四处走走也不错。”

四处走走都走到山上去了?还远眺边关城防?

杨庆心中有疑惑却不好直接问,于是只得道:“谢大人好雅兴,恰好本官近日也无事,而且对于本地风光也略有了解,若是谢大人不嫌弃,不若就由下官带谢大人领略一番如何?”

谢良臣自是不会推脱,于是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笑道:“那就有劳杨大人了。”

作者有话说:

第71章 谋划

他是第一次到漠北, 谢良臣在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赶路以及巡城之后,这才猛然发觉自己似乎疏忽了一件重要的事。

那就是此时的北地,与前世他的认知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前世的北方, 虽然因为后面经济重心转向沿海而逐渐衰落,但是因为开国时为工业重镇,所以城建发展还是很不错的,或者说,在他那个时代,就没什么特别落后的城市, 所以各地看起来都差不多。

但是此时却不一样。

西北环境恶劣,西边多风沙,北边多风雪, 所以驻军条件可说极差。

不仅如此,这些地方的山路也十分难走, 多为蜿蜒小道,要运送物资多依赖骡马,板车、推车什么的几乎无法达到,也就是不能大规模、快速的运送物资。

如此情况下, 中原的防守重点却多在西北方向。

游牧民族几千年来都是中原大患, 便如汉朝、唐朝武力之强, 多次深入草原作战,甚至不乏将其纳入版图之中, 可是随着王朝国力衰弱,其又成心腹大患, 甚至延绵到了近代。

所以在海上列强还未逼近之时, 中原王朝的防守重点从来都是向北倾斜, 因此军事和经济双重的情况也成普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敦煌, 以前敦煌号称西域明珠,经济发展十分繁荣。

可是自中唐以后,安史之乱使吐蕃截断了路上丝绸之路,因此导致商贸由陆地转为海上,开辟出了海上丝绸之路。

但是随着商贸路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原来丝绸之路的沿线城池也跟着逐渐没落,人口减少,物资不丰。

此事乍一看只是地区经济做了转移,但实际影响绝不止于此。

不管什么时候,打仗只要不是速胜速败,那么后勤补给便十分重要。

比如唐朝以前动不动就西出万里,打到中东去,似乎打仗十分容易,可是后来吐蕃截断路上丝绸之路后,宋朝便连打蒙古都费劲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