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第264章:古有医圣医天下,今有神农解温饱。(二合一章节)

第264章:古有医圣医天下,今有神农解温饱。(二合一章节)(8 / 10)

朱瞻圭计划这几天就走,尽可能在年底之前解决西域事情。

现在已经是永乐17年了,距离老爷子离开的时间不足5年,朱瞻圭不想让这个老头一辈子都忙碌在战场,想让他休息几年,安享一下晚年。

第2天,朱瞻圭没有去银行看新币发行的情况,直接去了已经搬了一半的工匠营。

随着迁都临近,工匠营也有一半搬到了北方。

现在的工匠营已经被一分为二,前往北方的将从事军工和重工业研究生产,而南方靠近水利的这个工匠营,负责轻工业和农业的研究。

管理方面朱瞻圭也不担心,等将来北平到金陵的铁路修通,来回是非常方便的。

他想过来看看,随时都可以乘坐火车过来,根本就不用担心手下的人乱搞。

今天来工匠营的目的,是因为几年前他交代的杂交水稻事情,已经有了成果。

有句话说的好,开创比继承难了无数倍。

我国神农研究了数10年,才研究出了让全国人吃饱的杂交水稻。

巧合的是,朱瞻圭曾经上大学的时候读过这方面的书籍,对这方面有过一些的了解。

当初穿越的时候,他为了防止自己忘记这些内容,就把关于杂交水稻的培养,记录在一个本子上。

出海的时候,他把这些资料都带进了超市存放了起来。

回到大明,随着地位的稳固手下人才济济,再加上硝酸铵的获得,朱瞻圭便把培养杂交水稻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经过两年的选拔和培养,在去年的时候,第1批杂交水稻正是培养成型。

根据计算,平均下来一亩亩产在400~500公斤。

虽然没有达到神农研究的那种强大的产量,但这在大明已经是让无数人惊掉下巴的产量了。

只不过这个消息没有对外公布,也只有老爷子和老爹朱胖胖,内阁的几位大老知道。

去年由于朱瞻圭没在家,收割水稻的时候,老爹朱胖胖和内阁几位大老,是亲自下田割的。

看着那饱满的稻谷以及成片的收成,老爹朱胖胖激动的都哭了,甚至还拿了一穗最饱满的,送到了太庙献给了老朱和祖宗们。

随着杂交水稻的定型,从今年开始,皇家良田将正式全面种植杂交水稻,并且计划在收获的时候,如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将会召集全国各县有威望的老农前来观看,将这个消息公布天下。

“殿下,您来了!”

朱瞻圭刚到达工匠营的一片棚户区,一个晒的黑黝黝的汉子,带着一群老农赢了上来。

“姚师傅辛苦了,各位辛苦了!”

对于这些满心研究默默为国付出的老师傅们,朱瞻圭无论何时,都是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