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大法官>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入仕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入仕(3 / 4)

面对这人,张斐可是不敢大意,他很是谨慎地问道:“莫不是为了我去律学馆讲学一事。”

吕惠卿笑道:“这只是其中之一,但我主要并非为此事而来。”

张斐好奇道:“那不知是为何事?”

吕惠卿道:“你可知道,自从你活字作坊建成以来,已经有不少人在朝中申请办报许可?”

难道那边出事了,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张斐心里咯噔一下,点点头道:“这我知道。”

吕惠卿道:“我听说朝中有人想专门办报来阐述他们的政治理念,甚至于攻击恩师的政治理念,故此我也为新政办报,你以为如何?”

张斐听罢,心里稍稍松得一口气,“吕校勘真是考虑周详,我认为这是必须的,甚至要比对方更加需求。”

吕惠卿问道:“那你有何建议?”

利用报纸宣传和之前传统的舆论控制,真不是一回事,王安石用好几次失败证明这一点。

张斐想了想,道:“当初车牌、侵街一事,吕校勘可还有印象。”

吕惠卿点点头道:“这是近日发生的事,我当然有印象。”

张斐又问道:“对于当时发得几刊新闻报,吕校勘可有看过?”

吕惠卿点点头,“你的意思是,将那些当坊间所闻,刊登在报纸上,以此来隐射朝廷存有的弊政,然后引导百姓去关注新政?”

张斐笑着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但一定要真实,具有代表性,以及文章要写得趣味横生,尤其对于一份新报而言,一定要吸引到百姓,这才是关键,如果连续两三篇,都没有人感兴趣,之后,人家看都不会看了。”

吕惠卿点点头,道:“这个可能需要你来帮我把把关,百姓的心理,我与恩师都没有摸透。”

之前张斐的几篇文章,他也认为不可能火,结果。

这个他真的服。

张斐笑道:“没有问题。”

吕惠卿又问道:“但能不能刊登一些恩师的文章?”

经过前面几回教训,如今刊登王安石的文章,他都有些忌惮。

张斐笑道:“当然可以,民意固然是要极力争取,但是如果取得成功,更应该争取读书人,其实我之前的做法,也是利用坊间舆论去争取读书人。”

“我明白了。”吕惠卿稍稍点头。

正当这时,突然来了几个身着制服的人。

“几位是?”

张斐一脸好奇地看着他们。

为首一人道:“我们是奉司马学士之命,将此公文、官服送于贵府。”

张斐人都懵了。

昨天才聊过这事,他都还没有给予准确的答复,今儿这官服就给送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