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木匠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这编数怎么都是看不懂的字?
当然,唐苏凡也不可能给刘叔来慢慢解释秋名山AE86上山了这个梗,就算解释了,刘叔也听不懂啊。
唐苏凡又用力的转了转两根应该由马匹拉动的巨大车杠,在前排轮下方,由生铁打造的一个简化滚珠轴承和一个简单的单轴转向系统支撑起了前排车轮的转向作用。
上下整木相连,就算是承载轴承和单轴转向的木杆断裂,也不会出现车马脱离的情况。
这样一来,马匹就可以拉着车杆转动轴承,轴承小弧度带动前排车轮,车身也好跟着走而不受任何限制。
不过终究是自己知识有限,这单轴转向的缺陷就是载重只能载点人而已,没办法拉货。
不然凭借这四轮马车开个货物运输行那都是绰绰有余。
“来刘叔,这是给你的工钱。”
随后,唐苏凡又从自身鼓得老大的钱袋里拿出二两银子(相当于两贯钱,2000文)递给了刘木匠。
刘木匠一看,直接拒绝了唐苏凡给的银钱:“苏凡啊,这不行,之前你给的材料钱够多了,还有不少剩余,叔就当占你这个富户的便宜了,工钱啊就从那剩下的材料钱抵了吧。”
之前唐苏凡为求顶尖的材料和质量,给的材料钱那也是足足的。
唐苏凡也不多说,直接将二两银子塞进了刘木匠的手里:“哎呀刘叔,你辛苦半个月了,之前还帮我造那些桌子板凳啥的也没收几个钱。”
“就当小子孝敬你的,跟我还客气啥啊,你前儿个不是还说你儿子准备说媳妇儿了嘛?多准备准备也是好的。”
这种纯手工打造的玩意儿,在前世的话,都得被炒出天价去,自己多给二两银子也无可厚非。
刘木匠也算是知道唐苏凡这小子脾性的人,干脆也不多客气,眯着老眼乐呵呵的说道:“好吧,那老头子就厚脸皮收下了,你小子呀就是心好。”
然后那乐呵呵的神色变成严肃:“还有,苏凡你放心,这四轮马车的手艺我绝对不会外传,你放心,另外跟我学艺的那几个娃子我都是让他们做的点边料的活儿。”
在古代,一门独门技艺代表着一个传承,一个技艺的传承都是代代家传的宝贝,外姓人想要染指,那都得是签了死契的忠心家仆才行。
唐苏凡能将这技术告诉他,就说明唐苏凡信任他老头子,唐苏凡就算不告诉他必须保密,他也不会去乱说。
唐苏凡摆了摆手:“唉,刘叔不至于,以后要是有人找你做你就收钱照做,也没啥,至于传给谁你就看你自己意愿吧,我又不靠这个挣钱。”
唐苏凡这话,在刘木匠耳朵里就算是认为唐苏凡把这门技艺交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