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 717【养猪伯爵和文化繁荣】

717【养猪伯爵和文化繁荣】(3 / 4)

部现在由王调鼎执掌。

皇帝的旨意发来,册封伯爵是个大事儿,必须由礼部尚书亲自经手。

“劝农伯?”王调鼎感觉很稀奇。

礼部左侍郎刘迈笑道:“听陈郎中养出好猪,陛下龙颜大悦,便封了他一个伯爵。此事古今罕有,

恐怕用不了几天,整个南京都要传遍了。“

王调鼎:“劝农司颇有作为,大白菜便是他们推广的,今已是达官贵人、升斗小民的冬日佳肴。这两年,听继玉米、红薯之后,劝农司又在推广土豆。想必这什么好猪,也是培育了新猪种,以后的猪肉或许都能便宜些。“

刘迈点头道:“若真如此,足称利国利民。”

刘迈也属于元老派,最初是庐陵县永阳镇的一介童生。不但资历深厚,而且政绩斐然,是广东第一任右布政使,完全有资格担任尚书职务。

刚刚入阁为相的刘子仁,则是广东第一任左布政使。他们两个都姓刘,老家也离得不远,叙了族谱之后,能论个远房族兄弟。

关系不就有了吗?

这种情况很多,于是盘根错节起来。江西官员不仅有三大派系,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团体。

王调鼎:“陈郎中的伯爵印,便让下面的人去刻吧。陈阁老(陈茂生)入阁之前,已经决定提前龄,我认为不用再讨论,直接上疏陛下就可以了。“

小的入年龄,原定为7一10岁,在此期间都可入。

陈茂生打算把入年龄,提前到六岁,这样就有利于贫寒子弟。

那些重视教育的富贵人家,往往五岁就给孩子开蒙。等到七岁正式读小,早就已认得很多字,习成绩立即把贫寒子弟给甩开。

这几年,许多没资格当官的前朝士子,纷纷开始自新式课程。然后,被富贵人家请去当私教,拿着高薪给孩子补课。如此一来,富贵子弟的习成绩,又把贫寒子弟给整体甩开。

相较于以前,如今各省的升考试结果,来自富裕家庭的生越来越多。

陈茂生能做的,就是将龄提前,让贫寒子弟更早的开蒙。

还有一个现象,让陈茂生很无奈。

地方官对孩童入问题,抓得越来越松了。别山区,就连县城里,因为取消了免费午餐,也有许多孩童不来读书,地方官府完全是睁只眼闭只眼。

陈茂生做礼部尚书的时候,除了制定大方略,具体只能管到南京城内外。

他经常微服出游,在城内外四处转悠。一旦发现适龄儿童没读书,必然有官员吃挂落,江宁、上元二县的礼科科长,前前后后被陈茂生下令撸掉三个。

这事儿把南京的地方官搞得叫苦不迭,主管教育的礼科科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查失儿童。十岁以上的不用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