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7)(2 / 6)

她去迎,却见他身后小厮提着厚重的里礼品,陈尚书这是何意?

陈郸笑道:下官有事想寻太妃娘娘。

母亲在后院,你稍等。秦棠溪感觉不对,但没有表露出来,反让人去请太妃。

陈郸焦急地等着。

****

枯叶落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枝头光秃秃地,冬日也跟着来了。

温瑕来了战报,乌斯狡诈,总在夜间攻城,输了便跑,隔几日闹腾一回,边境不宁,百姓不安,提议将城中百姓撤离。

边境一带是危险地域,好不容易安静二十年,百姓尚可自足,若是南下迁徙,朝廷若不伸手帮助,只怕会引来□□。这么,腹背受敌了。

奏疏被明姝放在了龙案上,这么一迁,当地官府若是不接,百姓无家可归,若是接了,又无法供给,到时连带着本地城池都会因人多而造成麻烦。

乌斯一战,对大魏影响甚大。

明姝焦头烂额,将奏疏带着,去了公主府。

长公主数日不朝,显然是在偷懒,进入公主府的巷子口就见到几辆马车停在门口。

文青上前打探,回来禀道:这是晋安侯府的马车。

陈家的。明姝颔首,避开陈家的马车,从侧门进入。她有长公主的玉令,畅通无阻。

从后门绕去前院,步至花厅的时候就听到晋安侯的大嗓门:孙家欺人太甚,如此作为就不怕遭了报应。

明姝脚步停下,就站在门口听。她给了安太妃这重大礼,后续倒没在意过。

里面不止一人,在晋安侯的声音落地后,又传出了女子的声音:世子虽说不对,可对孙家也算是伏低做小,孙家拽着不放,这门亲事是赐婚,不然我们陈家定退了这门婚事。

侯爷夫人且消消气,孙家在秦淮已有百年,底蕴悠长,规矩也会多了些。他们有规矩,夫婿在成亲前不可有子嗣。

这是长公主的声音,清悦有声,明姝笑了笑。

接着晋安侯又是一通牢骚,屋里硝烟气息浓郁,明姝懒得再听,悄悄去了长公主的卧房。

她是皇帝,婢女侍卫自然不会阻拦。

到了卧房后,她就躺在长公主的床榻上,舒服地呼出一口气,翻过身去,抱着被褥就睡着了。

****

孙陈两家本是赐婚,天作之合,奈何陈郸不知节制,养了外室又养了儿子,孙家有理,就闹腾不休。

陈家请了安太妃说和,不想事情愈发复杂,最后安太妃撒手不管,亲事陷入僵局中。

晋安侯来找长公主评理,希望陛下收回成命。

秦棠溪费了一番口舌才将人安抚好,又亲自送出府,回来婢女在她耳畔说了一句,眉心紧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