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道:“嗯,我知道了,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并无追究之意。冯谡再三告罪,剩下的没什么好说的,王爷不怪他们,他们只能在战场上报效王爷。廖十三还要守城门,不好耽搁,告罪之后跟着冯家父子一块儿走了。殿内只剩燕王、魏曕父子,以及殷墉祖孙。殷墉跪在地上,突然抹了一把辛酸泪,向燕王诉说起殷闻先前残害殷阆的事情来,悔恨自己早年忙着做生意,疏忽了对孙子的教养。燕王亲手扶起他,叹道:“老太公切莫自责,儿孙大了不由人,他非要往歧途上走,你还能将他拴在身上不成?”殷墉擦掉眼泪,看着燕王道:“王爷,我殷家分崩离析,都是因为那些身外之物,不但家散了,还差点连累王爷。我今日算是看透了,银子够花就行,多了便成祸害。王爷,我不想子孙再被家产所累,愿献上家中存银充当燕军军饷……”燕王大惊:“这如何使得……”殷墉:“使得使得,殷家的银子也是取自民间,交给王爷再用到保家卫国上,也算是替殷家后人积福了,还请王爷成全老夫一片安家之心!”燕王推辞不过,只好应了。第104章燕王爱殷家的银子,他也爱惜殷墉这个人才,一个十几岁起就开始在外奔波的商人,还是一个成功做到燕地首富的商人,肯定在各州各府都有自己的人脉,且熟悉各地的官路商路。今年殷墉六十一了,说老也算老,但同是六十一的人,有的卧病在床只等耗着等死,有的还能奔赴战场。而燕王眼中的殷墉,目光矍铄身板挺直,去年还去江南跑了一趟,老当益壮正当用!同意了殷墉捐银的“恳求”,燕王马上就给殷墉安排了一个官职——粮草转运使!所谓粮草转运使,便是负责大军粮草等物资筹备之人,既要在这特殊时期想办法帮他筹银子,还得将每一两银子都用在刀刃上。这是个费脑袋费人情的差事,简直就是替殷墉量身定做的,殷墉只需要筹备,粮草到了,自有武官负责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