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风情谱之民国女英传> 风情谱之民国女英传 第一部(5)

风情谱之民国女英传 第一部(5)(3 / 5)

水有枯断之势,小人深知省里财政吃紧便自掏腰包,年年花费巨资使民夫疏通河道,以致自家亏空巨大,大人不可不察。其三……」说到此,他略一沉顿:「运输巨金需兵马保护,尤以慧觉寺地面匪患横行!卑职购买枪械马匹,再加士兵粮饷军需,所耗巨资,大人明察!」我在后面听着,深感老爷多谋,稍稍一句话便将慧觉寺捅了出来。老爷说完,徐北山并末说话,偌大房间里空气彷佛凝固。「哈哈……哈哈……」突然,徐北山爆发出洪亮笑声,他抬手将老爷搀起来道:「元堂老弟!不必多虑!兄怎能不知你的难处?来!坐!坐!」老爷重新落座,我们也站起来,徐北山道:「这次调你过来就是商讨此事,你之难处,兄感同身受。只现在省里处处用银,已是寅吃卯粮,再加整顿军务、购买枪炮、筹建新军,着实入不敷出,以兄看来,老弟你为国为民殚精竭虑,实为我辈之标榜!……嗯……以我之意……每月呈银数量应略作调整,以二十万为益!」此话一出,老爷先是愣了一下刚要开口却被拦下,只听他缓缓道来:「兄深知弟之不易!只此一点,兄提升你为督军总办、授少将军衔、督军府行走、行营经略、参事处次长!你看如何?」我们听着,心里默默盘算。「督军总办」不过是个没什么实权的虚职,按民国规制来讲,督军府下设总务处,总务长行使总办权力,故这个督军总办不过是光鲜亮丽的名号而已。「少将军衔」倒是有些用处,有了这个就可参政议政,还可扩充军队。「督军府行走」就更无意义,不过是省去于德水带路。「参事处次长」因老爷不能常驻省城办公,故而也没太大意思。最关键便是这「行营经略」!行营经略不但可以随意调动属下军队,亦可借各种名目作战,常用的便是借剿匪名义扩充地盘势力,抢来的地盘有权直接指定参领而无需经上司批准,绝对实权在握。当然,行营经略也不是无法无天,如果政府派下监察,则是正管。老爷和我们的想法相通,也就是略一迟疑便单膝跪下道:「卑职何德何能受此重任!望大人收回成命!」「哈哈……老夫身为一省之最高长官,话出口便是军令!岂能随意裁撤?元堂无需多虑,兄还有要事相商,来,坐」说着他将老爷重新坐下。微微品茶,徐北山眯缝着眼道:「元堂身处崖州,当知崖州三大悍匪,你刚提到『慧觉寺』便是其一,还有『刁家镇刁守一』及『回子队马跃溪』。此三股匪患屡缴不绝!且还有壮大之势!崖州紧邻甘陕,我只怕他们与潘孙二人勾结起来,到那时内外夹击崖州危险,只怕连省府都不保啊!」老爷点头:「大人所虑及是!」他略沉吟,道:「若元堂能凭一己之力平定三股巨匪,保一方平安……我看……『崖州管代』非你莫属!」「崖州管代」!若与行营经略相比,前者好比将军而后者只是小卒!民国建制对于『州』的概念各省不同,或按驻军划分,或按行政划分,或按地理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