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8)(2 / 3)

有圈,那过上一年半载便可以去历事了。你若是一直在广业堂待着,那至少要坐监坐够年份,才有资格去历事,再被授官。原来大部分的国子监生,要么坐监熬够年份,被按例授官。要么想拌饭进入率性堂,靠考勤或考试提前授官。祁垣没想过去当官,这下就像被赶鸭子上架一样,上不去下不来的。方成和看他皱着眉毛犯愁,又道:我已经请过假了,你明天跟我一块去老师府上。祁垣抬头,想起杨太傅的样子,有些紧张:我还没准备寿礼呢!我给你准备好了。方成和看他一眼,犹豫道,倒是你落水的事情,你好好想想,要不要跟老师说。祁垣知道他是指的自己失忆这事,应了一声,暗暗犹豫起来。失忆这个借口目前只有方成和知道,其他人他谁都没敢告诉,当然告诉了也没用。那杨太傅不过是他的座师,祁垣虽然听说过朝堂中这些师生关系、同乡关系有多重要,但他又做不成官,因此也不愿和杨太傅走的太近。思来想去,如果不是特别必要,这件事还是不说了。祁垣打定主意,又开始头疼自己升堂的事情。想要跟徐瑨说一声,这天徐瑨却没回来。祁垣一直等到天黑没见到人,只得自己先睡下。第二天一早,方成和背了两个包袱,雇了车,带祁垣一通到了杨太傅府上。杨府位于瑞祥胡同,前面是帅府胡同,后面是成国公胡同,再往后是武安侯胡同,胡同名都是本朝才改的,因一处胡同只有一户人家,所以这边的宅邸个个豪华宽敞,名宦权臣便云集于此,是真正的京中贵地。方成和让马车赶到了杨府后门处,下车后轻轻叩门,不多会儿有位老者出来,把俩人引进去。几人一路穿花拂柳,直奔了太傅的内书房。祁垣一路走一路惊叹,忠远伯府是个五进的院子,他原本觉得已经很大了,然而跟这边相比,怕是连太傅府四分之一都不到。显然杨太傅并不似其他的清贵文人那样勤俭节约。等到了内书房,祁垣仍旧跟方成和在外面候着,等书房的书童进去通报,好在过了没多会儿,便听到里面传唤。方成和显然跟太傅极为熟悉,进门之后先是下拜,行师生大礼,祁垣在后面照着做,便见杨太傅大步过来,用手把俩人托了起来。不过寻常走动,休要过礼。杨太傅哈哈大笑,随后惊奇地看向祁垣,你倒是跟你师兄投缘。祁垣不知道原身以前是什么样,见老头虽须发皆白,但精神抖擞,目露精光,也不敢多看,只叉手唱喏,躲在方成和身后。方成和见状,笑着稍稍侧身挡住他,随后对杨太傅道:老太师,学生带了两样好东西来。杨太傅哪能看不出他的维护之意,目光微动,打量俩人一眼。方成和摇头苦笑,等杨太傅哼了一声后,这才松了口气,忙把两样用红绸包裹的宝贝放到了桌上正是他跟阮鸿要的一奇石一墨砚。杨太傅轻捋胡须,看到这两样东西后微微眯了眯眼,却沉声问道:这两样东西是何人所得?他没问方成和从何处得的,而问何人,显然是笃定了方成和自己弄不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