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总比蒙在鼓里的墙。祁垣如今已经拿自己当伯府的儿子了,听这话猛然一震。后来呢?伯父带残兵逃出来了。但被治了罪。而至于高崖所说的叛逃之事徐瑨道,有人允诺向西川王岁岁纳贡,云贵钱财尽入西川,女子皆为西川之俘祁垣简直气疯了:混蛋!这也是朝廷的意思徐瑨低声道,打不起了,所以出此权宜之计。忠远伯祁卓对此并不知情,带兵打仗,最后向夷贼纳粟称臣?贡□□女?他不服,时将军自然也不服,于是最后有了五千死士。再详细的,国公爷也不知道了。这些消息,其实恐怕连徐璎都被蒙在了鼓里,否则他的家书中,不会只提及军中诸多蹊跷。徐瑨跟二哥熟悉,知道他大约是在猜测兵部尚书畏敌不战。然而如今不战的,却是朝廷。祁卓坏了朝廷的计划,如今失踪是实,叛敌却是假。大约元昭帝也清楚,不管是为了群臣的意见,还是心底仍有些微的一点良知,总之祁垣既然从狱中出来,忠远伯家便是彻底无事了。祁垣听的心里乱极了。这些事情,大才子知道吗?可惜自己并不能说,他们之间往来书信只能靠婉君,万一被人看去,怕是会牵连国公爷。可是这朝廷祁垣暗自恼火半天,忍不住又想,若自己是方成和,自己是那祁才子这种朝廷,是明哲保身?还是入朝为官?大约也是入朝为官吧?多一个好的,便能多一分公道和希望,读书人不死,求证之路不断,忠臣良将尚存,这朝廷便还有救。二人低声絮语一夜,天刚蒙蒙亮,徐瑨便卷了包袱,策马出城,直奔山东而去了。作者有话要说:ps:看到有人担心完结。是这样,如果爆更的话,月底能完结。如果爆不成的话,就不一定什么时候了渣作者日万之心不死,并打算给自己立个旗pps:上次有读者说看到江西出戏,感觉很尴尬(⊙o⊙)实际上古代江西人还是很厉害的,明朝永乐到正统,内阁首辅8个,有6个江西的。翰林学士各种学士33个,17个江西的。体现在科举上,会试廷试的考官30几个,14个江西的大家熟知的大才子解缙是江西的,奸臣严嵩也是江西人。羡慕,秃头作者太羡慕了第57章这次查案不比以往,徐瑨为了尽快抵达,决定改道天津,取途渤海,直抵滨州。如此一来,水路路程不过五百里,若风帆得力,比走陆路要快不少。祁垣从他走的第一天起,就眼巴巴地等着徐瑨给他写信了。又过两日,徐瑨的信没来,扬州的那位倒是给了回信。祁垣接到婉君递来的消息后,一早离开铺子,去了晚烟楼等着。这次回信却是被封在了邮筒之中,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个小小的包裹。祁垣迫不及待的拆信来看,一看满纸的漂亮小楷,不由自主地先笑开了。偶闻逢舟兄所历之险,恐愧甚深。幸昨日得君手书,忧悬顿解,喜慰至极,无以言喻祁垣没想到那边消息传的还挺快,暗暗得意自己回信及时。只是这才子每次写信都太文绉绉,让他看着怪不好意思的。他自己高兴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