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姬昌的隆重欢迎,兼且姬昌是他看好的诸侯,是个大贤,不会亏待他,那料姬昌看到他没有利用价值后,又忌惮大商把目光汇集在西岐,只得对杨家放任自流,这让杨任欢喜地来,却痛苦地活着,其中的悲怆只有杨任知道,这才醒悟过来,自己一旦离开了帝辛和女儿,他屁都不是。
得到了心里的满足,吴天当即召来梅伯,亲自下旨,让梅伯亲去西岐接回杨任这个妹夫。
看到吴天轻易地同意了,梅伯心里输了口气,没有杨任在朝中,他的日子也不好过。现在大家都知道大王在力主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都在大力改革,整个大商上下官吏风风火火,干劲十足,因为大商现在由贵族掌握权柄愈发少了,全是少壮派,而且这些少壮派大都是庶民提拔起来的,拥护吴天改革的群体。
杨贵妃亲眼目睹了吴天的旨意后,脸上笑靥如花,欢喜不已。现在才明白,其实自始至终,大王都没有要灭杨家,只是给杨家一个深刻的教训,好教杨家知道,他是在为谁效力。
梅伯离开王宫,回头看着王宫的大门,脸上露出了一丝敬畏,低声道:“大王才是天下之主,不能本末倒置。老夫的付出也算值得了,给妹夫一个交代。”
以前他也看好西伯侯姬昌,均觉姬昌是所有大臣中的真正的贤人,不可或缺的人才,现在明白了,人家不过是在利用他们而已,当年与他们交流,吹嘘的治国之术,与大王比起来,无疑是萤火与日月的关系,没有可比性。
半月后,梅伯乘坐了大商最新研制出来的四轮马车,日行万里,到达西岐,杨任一家已经眺首以待,见一辆华贵的四轮马车停下来后,梅伯跳了下来,看到杨任激动的样子,心里也是苦涩起来,赶忙上前与杨任抱头大哭,只见梅伯带着哭声道:“妹夫,委屈你了,倘非贵妃在大王面前求情,只怕妹夫还要留在西岐过苦日子。”
杨任也带着悔恨的哭声道:“老夫也后悔了,眼睛瞎了,竟然相信了姬昌这个老匹夫的鬼话,现在老夫在这里饱经风霜和磨难,也不是没有收获,跳出权利圈子,站在旁观者的位置,终于看清了西岐的本质和险恶用心,大王的治国之术已经跳出了以往的框框滔滔,脱离了藩篱,方知大王的良苦用心。”
梅伯点头道:“妹夫意识到这点就好,以后紧跟大王的脚步,哎,你是不不知道,如今国内已经把反对派等贵族清理了,血流成河,就是先王的两位王子也成了刀下鬼。可见大王改革之心的坚定,大王的做法是对的,如今大商已经开始崛起,远超以往历朝历代的盛世。”
曾经为了奴隶和贵族特权,他们可是没少暗中推波助澜,直至看透吴天举起屠刀也在所不惜后,他选择了退却,紧跟比干和商容,从而脱险,没有成为吴天改革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