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辨一脸错愕。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率先会卖耕地者,居然是南阳首屈一指的邓家。
“恩。”
荀或却是颔首点头:“听说,邓芝的父亲邓同在族中寻找青年才俊,企图通过考课入仕,而他走过的诸县邓氏,便开始放出买卖田亩的消息了。”
“因此。”
荀或深吸口气,目光中带着一丝肯定:“奉孝与微臣尽皆推断,各地驵会中买卖耕地的消息,十之七八是邓家豪族的耕地。”
“邓家!”
刘辨饶有兴致地咀嚼着:“有点意思!不愧是昌盛了数百年的世家豪族,还真有点壮士断腕的豪迈感,令朕刮目相看呐!”
“是啊。”
即便是荀或本人,也不由地点头称赞:“邓家虽然是军功世家,但在数百年的发展中,他们家经历过太多变故,能当上族长的邓勋,绝非易于之辈。”
“陛下!”
荀或揖了一揖,试探性道:“咱们要不要将其全部收回来,趁着农耕尚未全面性展开,或许还能有点用处。”
“不必!”
刘辨毫不犹豫地摆手打断,脸上难以遮掩的兴奋:“朝廷现在将土地收回来,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这只是打响降价的第一枪而已。”
“千万别着急。”
刘辨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咱们必须要耐住性子,等高筒转车发明出来,临近收税粮的时候,价格还会暴跌,届时再出手,犹未晚矣。”
耕地一旦失去了佃户,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而改成定额税后,只要是有主的土地,不管收成如何,必须交税。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世家豪族那些没有人耕种的土地,不仅创造不出价值,甚至还会是负价值,需要从世家豪族本身抽血,来弥补田赋的不足。
一次、两次尚可,可一旦时间久了,即便是世家豪族,也未必能够承受得起。
一亩田便是五升米,十亩便是五斗,在这些动辄坐拥成千上万亩田的豪族手上,每年便要亏数百,甚至上千石粮食!
钝刀子割肉,慢放血。
从今以后,土地不再是摇钱树,而是吸血鬼。
只要刘辨的田赋政策不变,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一个不大不小的豪族,便会被其硬生生吸成干尸,从豪族变成寒门,从寒门变成百姓。
“恩。”
荀或仔细琢磨,的确很有道理。
他捻须沉吟片刻:“现在咱们的确应该耐住性子,不过陛下,这些土地若是被其余世族买走,咱们便错过一次绝佳的机会啊。”
鉴于荀或出身颍川世家豪族的原因,刘辨没有告诉荀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