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刘辨微蹙着眉,眼神骤亮:“鲁肃、满宠?怎么多出这么多生人?”
荀或随口解释道:“是这样的,他们通过了考课,而且成绩相对比较优秀,农耕中期时,有些县令未能完成责任书,便将其罢免,替换上了新人。”
“由于前期的某些县令未能完成责任书,导致新人即便上来,也未能及时弥补,中期以后县令更换频次相对较大。”
“不过陛下”
荀或专门指着丹水鲁肃道:“这个叫鲁肃的人,的确是个奇才,虽然他是勉强完成了农耕生产责任书,单项内容并不出彩。”
“但是!”
荀或一句神转折道:“在鲁肃之前,丹水历经三任县令,导致生产责任书内容严重滞后,而在其上任以后,不仅快速弥补,甚至在后期,还能提前完成。”
“陛下!”
荀或从不轻易举荐旁人,但这一次,他却郑重拱手:“微臣观此人,绝非是百里之才,别说一个小县,便是一郡、一州,此人同样不在话下。”
“那满宠呢?”
刘辨皱着眉,询问道。
“陛下真是慧眼。”
荀或深吸口气,万千感慨:“这个满宠虽然只是中上等的评价,各项指标完成度不出彩,但其吏治这一栏,却是上上等的评价。”
“徐璆将其着重标注,在名册末尾专门花大笔墨评价,对其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微臣私下里寻过徐璆,其确有想法,将之收入廷尉。”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着头,转而言道:“那文若你呢?”
荀或澹笑,倒也不再隐瞒:“微臣确有想法,将鲁肃收入尚书台。”
“恩。”
刘辨简单应了一声。
单论能力,鲁肃的确有资格进入尚书台。
何况
如今荀或的压力的确有些大。
找个能人分担他一些压力,的确是应该的。
不过,刘辨却没有着急做决定,而是心念一动,提前与军师联盟沟通:“老师,专家有什么意见?这样会不会影响咱们的战略。”
“毕竟”
刘辨作为上位者,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有点多:“咱们打压世家的计划,主要还得靠这些基层官员来实现,鲁肃是个能人,将其调走是不是有些冲动了?”
军师联盟的声音随即响起:“辩爷放心,打压世家的确非常关键,不过咱们目前掌控着大势,不是换一个县令,就能影响大势的。”
“如果将鲁肃调任尚书台,倒是可以给这些基层官员,做一个良好的表率,只要各项工作干得好,就可能升迁,南阳汉庭目前建制不全,各位皆有机会。”
“这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