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不行封个侯,光宗耀祖,再给些食邑,让他颐养天年算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州也算是和平收归朝廷,但其内部运转方式,依旧跟刘辨不太一样,刘辨是不会设置州牧的,因此陶谦的职权必须要削!
可以怎样的方式削,就是一个非常考验水准的问题,一旦削不好,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给长安那边造谣生事的由头。
“辩爷的确进步很大。”
军师联盟首先给予了肯定与鼓励:“明升暗降,的确是个常用的削权方式,而且相对容易让人接受,不过不管哪一个官职,都不太适合陶谦。”
“他已经过了热血奋斗的那个年纪,如今接了辩爷你的诏书,实际上更希望能安享晚年,所以军师联盟的专家倾向于第二个。”
“历史上的陶谦,曾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而这个溧阳,隶属于丹阳郡,应该就是陶谦的祖籍,这是荣誉的象征,没有食邑。”
“这么说”
刘辨试探性地问道:“专家的意思,是给陶谦一个有食邑的爵位,让他荣归故里,颐养天年,从而彻底把徐州交到朝廷手里?”
“没错。”
军师联盟随即言道:“专家是这个意思,但不是现在。”
刘辨蹙眉:“那是什么时候?”
“不知道辩爷有没有注意到鲁肃的奏章中,事关徐州官吏的描述。”
“徐州官吏?”
“恩。”
“有什么问题吗?”
“都尉曹豹明知不敌,却是主战派,甚至还曾想过要大肆招兵买马,与朝廷对抗。”
嘶—!
刘辨倒吸一口凉气,忙又仔细梳理一遍奏章。
果然,鲁肃在奏章的描述中,提到了此事,只是因为一笔带过,被自己忽略了。
“曹豹?”
刘辨对他还是有很深印象的:“莫非就是演义中,那个成为吕布岳丈,最终却被张飞杀掉的草包?”
“没错!”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正是此人,不过这个曹豹,可未必是个草包,毕竟陶谦的三万丹阳兵,可是由他率领的。”
“按照专家的研究,曹姓在徐州乃是大姓,这个曹豹极有可能有士人背影,陶谦能把三万丹阳兵给他统帅,也能证明他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此外,鲁肃没有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人,那便是在琅琊驻扎的臧霸,他虽然名义上属于陶谦的骑都尉,但实际上自成一体,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如果陶谦现在就下岗了,朝廷的人接手徐州,只怕会让各个不稳定的因素爆发,此前和平解放徐州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