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乃吾之幸也。”
*****
南阳,宛城。
皇帝行宫。
文德殿。
刘辨端坐上首,其下郑玄、卢植等人,分列两旁。
他将写好的争议点,递给卢植,轻声道:“卢公,今年的辩论会,朕便不参加了,还是按照以前的办法,将每期的争议点,递上来给朕一份。”
这种事情原本便是司徒的本职工作,因此卢植也没有拒绝,颔首点头道:“陛下放心,此事交给臣便是,保证不负陛下重托。”
“恩。”
刘辨缓缓点头,转而言道:“根据今年各地反馈上来的情报看,庠序运转非常良好,朕有心将学校也开设一批,将从庠序毕业的孩子,接受更高程度的教学。”
“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刘辨的目光扫过卢植、郑玄,试探性问。
“可以!”
卢植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臣今年将豫州、徐州的庠序走了大半,从目前的情况上看,两年之内,必然会有一大批孩子从庠序毕业。”
“届时的确需要修建更高等级的学校,臣建议各州至少修建一所校,每个郡修建一所学,以供毕业的孩子们继续深造。”
郑玄捏着颌下一缕胡须,轻声道:“若是当真可以修建一部分学校,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咱们的教师数量,恐怕会呈现短缺现象。”
“毕竟,目前朝廷直辖的地段,已经囊括了豫州、徐州、兖州、司隶、梁州、并州等地,从目前的师资力量上判断,勉强可以满足庠序,难以满足学校。”
刘辨恩的一声点点头:“这的确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当前朝廷的发展过于迅速,以致于一些基础建设,难以跟得上。”
“但是郑老”
言至于此,刘辨转而望向郑玄,极其郑重地道:“你可是儒林界的泰山北斗,师资力量的问题,难得倒别人,一定难不倒你。”
“啊,这”
郑玄一脸难为情的模样,眉头皱得极高:“陛下,此前豫州、徐州的庠序,已经将老臣的上千名弟子,全部消耗干净了,实在是抽调不出更多人。”
“康成兄。”
不等皇帝陛下开口,一旁的卢植便抢先一步道:“你名下的弟子已经全部用上了,那不是还有别人的弟子吗?”
“我可以跟陛下表个态,写信回幽州范阳,从族中抽调一些有学识的人出来,充当朝廷庠序的讲席。”
“他们或许在学校中,难以任教,但在庠序中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以及基础的算术,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辨大喜,抬手指向卢植:“你瞧瞧,这才是朕的司徒!郑老应该向卢公学习,发动一下身旁的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