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光影大玩家> 第两百六十二章 《建国大业》与《风声》

第两百六十二章 《建国大业》与《风声》(2 / 3)

典型的成功商业片,这173位明星,就算拍他们吃饭睡觉票房都能过亿。

韩董抓住了一切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这样一部片子。

连他自己也说:“《建国大业》的经验可供借鉴,但无法复制,也无须复制。”

别人怎么复制?

首映七天全国联映,从根本上杜绝观众看其他电影的选择,直到第七天才放出一部炮灰《铁流1949》上映。

而且,《建国大业》票价也高,一线城市,特别是几大票仓,票价60往上,甚至破百的都有,二三线城市,也卖四五十一张票。

你还别嫌贵,不打折!

据说,前期都是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公司这些组织包场的。

然后,《建国大业》的票房跟坐了火箭一样。

三天过亿,四天1.5亿,八天2.3亿!

但其实,程玉安提出全明星零片酬出演这种模式,也有坏处。

坏处就是,这种国字头的电影凭借行政命令,强占排片和社会购票资源。

这一点就天然违反电影市场规律。

加上这种抓壮丁式的演员集结方式,让这种类型的电影极其短命,但短时间收效巨大。

全明星零片酬出演,给这种片子留足了利润空间。

有利有弊,程玉安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

《风声》想从《建国大业》嘴里咬下肉来,何其难也!

但《风声》幸好和《建国大业》错开了将近2个礼拜上映。

而且,正如程玉安之前说的,如今国内的市场容量能同时放得下两部大片。

今年到目前为止,国内银幕数已突破5000块,这样的数量,理论上是能产出一部超10亿票房的超级大片。

但肯定不是《风声》。

“风声之后,再无传奇”这个营销点非常不错,程玉安也老实不客气地搬过来用了。

远程在《风声》的宣传上下足了本,前期的硬广和贴片广告都买足了,中后期要上的综艺和访谈专访什么的,也都联系好了。

今年特别在网络论坛开辟了宣传渠道。

微博的问答,还有贴吧、天涯等社区的访谈,都安排好了。

从上映前一个月,直到下映,远程宣传部门的同时连轴转不停。

《风声》的首映现场变成了“程玉安批判大会”。

每个演员都在吐槽拍戏时被程玉安怎么折磨。

特别是蒋文俪,声泪俱下地哭诉着拍被武田侮辱性体检那场戏。

她虽然拍了几十年戏,对于一些所谓大尺度戏也还能接受,但拍这场戏前也进行了非常长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