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唉~~~”苏娘娘对易青知错能改,保质保量的服务非常欣慰,从刚刚的律动中,她感受到了服务者的诚意满满。易青是真特么的累啊!田倒是越耕越肥,牛却是越用越瘦能量相互作用的特性貌似也不是用在什么地方都能被论证。“你刚刚写的是个什么故事?我就看了一点儿!”刚刚得到了人生极大满足的付艺伟突然又开始关心起了易青的新剧本。易青听了却想哭。媳妇儿,你的关注点三观要是一直这么正,别老想着那些容易消磨你男人斗志的小活动就更好了。“问你话呢,又想什么呢?”易青吓了一跳,生怕付艺伟再有非分之想,赶紧回答:“一个围绕着京城琉璃厂的爱恨情仇的故事。”付艺伟不是京城人,对琉璃厂自然了解不多,但是也有自己的关注点。“有我的戏吗?”付艺伟估计都忘了她在单位挂的是技术岗。“有,当然有。”他写的剧本,怎么可能没有付艺伟的份。易青也早就看出来了,短时间内指望着付艺伟退出娱乐圈,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根本就不可能,既然如此,还不如学着人家也弄个夫妻档,至少可以避免一下子分开几个月的情况发生。付艺伟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女一号?”易青刚要回答,却有止住了,想了想才说:“这个故事有两个女主角,你是其中一个。”“另一个是谁?”付艺伟的心里又拉响了警报,都顾不上问自己的角色什么样。易青还能不知道付艺伟的小心思,笑道:“另一个角色我打算找邓洁来演。”付艺伟立刻就安心了,邓洁的话,肯定没问题,大姑姐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说了,睡吧!”付艺伟说着,往易青的怀里一扎,找到最舒服的位置,没一会儿就睡了。可易青这会儿哪还睡得着,满脑子都是新剧本的事。这部戏,前世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大,看过的人相信也不是很多,不过易青倒是挺喜欢的。以民国为背景,讲述发生在京城琉璃厂古玩街上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一生的恩恩怨怨,全面展示了老京城古玩业中的各色人等和故事。虽然故事背景被放在了民国末年至解放初,但与翻炒历史“旧货”的操作完全不同,它展示了一幅老京城古玩业的风俗画卷,以及古玩商们形形色色的经营之道。可以说这是一部讲人物、讲性情、有味道的现实主义作品。全剧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份全方位的细致,每一个演员,从铁三角到茹二奶奶、莫荷,到冯妈、索巴,甚至卖馄饨的,有词没词的,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都让人信服。里面的道具,如小屋、槐花、古玩,不是绝对没问题,但是绝对不会让人轻易地挑出问题。所以说,绝对是个好片子,比这个戏更早一些的让易青第一次对琉璃厂,对古玩这行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只是那时候岁数还不大,剧情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后来看了,易青才重拾对古玩的热情,并一脑袋扎了下去。说是易青对古玩的启蒙老师都不为过。当然,易青决定写这个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