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存在,而是提醒弘昀:“即便你汗阿玛知道了鹅国是因为正在和其他国家打仗而分不出精力与大清纠缠,所以才希望能与大清签订合约维护国内平稳环境, 但这决定再你汗阿玛看来也是对大清有利的,所以他不见得会改变想法,你在提醒你汗阿玛的时候只需要平铺直叙地说出这个事实,不要说别的话。”
弘昀不解:“如果知道鹅国是因为腾不出手才想要与大清和谈,汗阿玛为什么还要答应和谈?至少将北海割裂出去的做法,他不会同意吧?”
张樱皱眉,而后无奈摇头:“你也不懂政治,这种事儿在我看来当然是……但或许你汗阿玛还有其他考量呢?”
比如说,觉得为了一些根本
就没用的土地而打仗很劳民伤财呢?
弘昀想到弘晖与汗阿玛之间的争执,表情有些暗淡。
但他还是接受了张樱的意见,等离开皇宫之后便将此事告诉了一位相熟的官员,然后让对方在上朝的时候说出了这件事。
雍正并非无动于衷,却也同样没有放弃和谈的想法。
他只是将这个消息当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通知了负责和谈的几位王公大臣与官员,让他们重新商谈边境线的问题——
之前商量的边境线割让出去了太多土地,不过是以为鹅国国内仍旧太平而已,如今既然得知了这么个消息,当然不可能再按照原本的情况来谈条件。
-
张樱其实不太明白雍正在这一世还要与鹅国和谈,历史上的雍正与鹅国和谈的环境,一来是因为鹅国在雍正的多次催促下仍旧没有坐下来商谈边境线问题的想法,惹得雍正大为光火,直接切断了鹅国到大清自由贸易的可能。
工业革命前,大清在欧洲各国眼里仍旧是马可波罗等人笔下的黄金之国,来自大清的一切商品都格外受那些欧洲贵族的欢迎,而丝绸、茶叶与瓷器等物在欧洲更是堪比黄金的硬通货。
俄国因为地理上与大清接壤,又因为《尼布楚条约》得到了在大清自由贸易的机会,以至于从大清换取的丝绸等物不止从国内贵族手中掏出了大笔金钱,还成功运送到欧洲,从欧洲贵族的手中赚取了无数差价,间接地提高了鹅国的国力,为鹅国之后不停歇的开疆拓土提供了物资支持。
所以鹅国非常在意与大清的贸易关系,为此甚至将与大清的贸易往来全权掌控在了官方手中。
大清一旦制止鹅国前往大清贸易,鹅国的损失难以计数。
而其二则是因为,历史上的雍正五年,虽然大清很快平定了青海叛乱,但在康熙期间搞事儿被抓的策妄阿拉布坦,其实一直到雍正时期都还在为了给大清添堵而奋斗,雍正五年的时候虽然没有掀起大范围的叛乱,却也一直没有停止与大清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