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课程到了尾声,最后一节是体育课。因为陈思宁的特殊身体状况,所以在这大部分都是健全孩子的学校里他是不需要上体育课的。体育课留给陈思宁的印象只有屈辱,人总是会将自己屈辱的记忆记得特别清楚,陈思宁也不例外。他即便30岁也是记得的,自己的第一节体育课,也是唯一的一节体育课。那是一个晴天,陈思宁尚还记得,可这个晴天给予他的记忆却是他所有记忆中最为阴郁的。对此,陈思宁是真的庆幸自己没有重生到更早的时间,不用再次经历那样的屈辱,否则,他真的不知道现在的自己会因为那节课而做出些什么来。在那节体育课以后,陈思宁回到孤儿院就悄悄地哭了,那是他在收养他的陈奶奶死了以后的第一次哭泣,也是哭得最伤心的一次。那个时候,刚刚入学的他,虽说知道自己与其他的同学是不同的,但依旧未懂得太多的人性的劣根。他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即使有所不同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就像是在孤儿院那样。然而,当他以令人感到滑稽的奇怪姿势向终点跑去时,当他努力地赶过一个个其他跑道的同学第一个到达终点时,得到的并不是年轻的体育老师的鼓励而是他再也憋不住的笑声,以及被他的笑声引来的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包括方才被他赶过的学生也统统站在被陈思宁超越时的位置上,笑得直不起腰来,甚至有几天学生还在模仿着那十分不同的跑步姿势。那一瞬间,陈思宁的脑子里是空白的。从那以后,陈思宁就再没有跑步过,也忘记了自己曾经可以跑到第一名。陈思宁从那之后,就申请了体育免修。学校也通过调查得知了那节体育课的情况,所以不仅同意了陈思宁的申请,还将那名老师辞退了,不过,听人说,也是正好这名老师在申请二级教师,可是另一个校长比较亲近的老师也在申请,学校也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正好出了这件事,校长就借故发落了。陈思宁现在想想虽说觉得有些毁人前程,但他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做为一个教师,本应为人师表,同情心是最为起码的吧?看到一个孩子有毛病,你首先想到的不是应该引导学生,应该平等以对么?永远不要觉得孩子的世界善良无垢,他们恰恰是一群小恶魔,他们敏感极了,大部分没有什么善恶观,只知道陈思宁的不同姿势是少数情况,觉得可笑,而看到连老师都笑了,所以就笑了。这样的教师本就是自己的问题,被辞退其实真的是素质的问题。从少年时就经历了无数“随大流”的小恶魔的特殊对待,所以陈思宁对于自己的孩子也不是非常期待,他一直到死亡时都没有恋爱、没有结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觉得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能够接受他这样永远“小众化”的人的。即便有那样一个人出现,陈思宁也不忍心将他捆绑进自己的“小众化”世界,同自己一起受那些“大众化”的品头论足。而且,他一直觉得自己那样独自生活已经很充实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