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食气者,神明而寿> 第九十九章 我定对此事负责

第九十九章 我定对此事负责(3 / 5)

,玄之又玄,我倒是爱听,你不妨再说说。”

丁牛道:

“我遍寻仙山胜景,采风采水,去往寒老城、金溪镇、岷山派、东渔派……一共得一百零八色,领略各地风水不同,这才炼出这一枚万色丸。”

“那又如何?”

“炼丹、品丹,细微之处,极致之处,到最后都是维系于所铸风骨,亦如人之精神。用炎风水的力度大一点,风骨偏松,用寒风水的则风骨偏硬,但是丹力解析度很高。”

“观风骨,先观人,同是勇敢,赵国各处,寒老城的人性格坚韧勇敢,黄风门处的人奔放勇敢,各有勇敢,各有特色……而赵国以南,南海派神水岛的风物热情开放,风骨便是不一样的,若说与其接近的,极乐镇红藕池的风骨也不差,极有红尘暖色。”

“观丹,便如观人。”

“……哈!是否有如此夸张?”

丁牛信誓旦旦:“自然是有。”

“……”一些丹道弟子忍不住问:“牛真子,你说的有些门道,既如此细致,那么风水采集的时辰,风骨有什么差别?”

丁牛说道:“用同一套丹炉炼丹,有时候丹色感到有点偏冷,有时丹色不偏不倚正好,后来才发现前者所采的风水在戌时、亥时所采,此乃是天地最寒的时候,此时风骨偏硬,故此冷色。”

“后者用的却是亥时之后的风水,乃是因为此时天地回暖,风骨如同春风复苏,故此暖色。”

“而用日中时采的风水炼丹,成丹次感很差,口感朦胧,只因此时天地元气是最暴躁的时候,风骨狂而乱,炼丹时用这等风、水,丹炉所开开门、休门以及景门开合程度明显需要收窄,不然无法压制,如此一来,丹气、杂气都混在一起,炼出的丹便有些狂燥。”

“此事不是胡诌,乃是铁证如山。”

“……”

“牛真子你这般说,我便想起来了,的确遇到过此类情况!”

便有人再问:“既如此,那么成丹的难易程度与所用风水的风骨有没有关系?”

“自然有关系,而且关系颇大,关键在于平衡感,用冷风、水炼丹之时阵脚明显比较稳,因此冷风骨适炼养气疗伤之丹,炎风骨适炼发散修为之丹,温风骨适合炼制补气丹之类的大丹,但遗憾的是,炎风骨,寒风骨、温风骨之各类风、水,都用通用的采气瓶,汲水瓶采集、装取,存放时间久了便别无特色,最后炼什么丹,都会混沌一片。”

“正因为此,我炼成一百零八色万色丸采用的填入法,采用的是不断回炉,添加新采集的风色水色。”

“……”

许多人听了便吃惊不小,难道说此丹还是回炉丹?

甚至不止一次!

那此人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