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2)(2 / 5)

识呢,没想到真的认识。

陈瑜接过村长的话,像是在对季柯解释:对,之前见过,算是一个圈子的。我们这次是来拍戏的,扶贫题材,就找了个实景。

季柯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系统给他传送的剧情里说陈瑜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少爷,但是却愿意为了拍戏到这种穷乡僻壤

他怎么觉得这个陈瑜跟剧情说的不一样呢?

接下来陈瑜又跟季柯他们客气了几句话,便跟着村长去住处了。

剧组估计给了莲花村不少钱,村长对他们很是殷勤,他们需要什么村长都会让人第一时间弄好,比对他们这两个奉献自我的支教老师热情多了。

回到住处,沈凌猛灌了一口水,愤愤道:村长对咱们两个老师一般,对那几个来拍戏的倒是热情。

正常。季柯说:对村长来说,剧组那些人是给他们送钱的,咱们两个是削减他们劳动力的,不待见我们很正常。

我们能进来,还是沾了之前扶贫工作人员的光,不然咱们可能昨天就被拦在村子门口了。

沈凌生了会儿闷气,气着气着,就转变成了无奈。

她叹了口气,你说他们为什么呀?都被扶过贫了,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么?

可能是觉得已经够了吧。季柯猜测,他们生活在大山里,经过扶贫人员的教导掌握了一些技能,他们可能觉得那些技能已经足够他们生活了,所以不想再浪费时间读书。

沈凌说不出话来。

思想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真是没办法交流。

季柯看出她的无奈,笑了笑,所以才需要我们啊。

来吧,让我们讨论讨论劝学计划,咱们争取在这个假期,让村子里所有在学龄的孩子家里都同意让他们读书。

两人来之前或多或少都对莲花村有过一些了解,也都对即将面临的情况做了一些计划。

家里不同意让孩子读书这个情况两人也算是都提前预料到了,所以讨论起来也不费劲。

从下午五点到晚上九点,两人晚饭都没吃,终于整理出了五个计划。

其中有三项是专门针对女童的。

讨论完,沈凌伸了个懒腰,拖着疲惫的身躯去洗澡。

季柯在屋外收拾桌子上的纸笔,刚收拾完,就听到外头有人敲门。

他起身去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人。

陈瑜。

门一开,陈瑜就冲他扬起了笑,嗨!

季柯也回以微笑,你好,您有事吗?

我来给乡村教师送温暖!陈瑜举起两只手,只见他左手拎了一箱牛奶,右手是一大袋子速食食品。

他说:你们白天忙着教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