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音他们把钓到的五条鱼都带到了御膳房里,交给御厨们处理。晚上,云音便收到了一条金腿炖鲫鱼。这菜是用了上好的金华火腿,将鲫鱼和冬笋通过许多工序炖煮而成。云音夹了一块这御用的金华火腿,这火腿肥瘦相间,咬下去后,发觉口感很有韧性,而且瘦而不柴,肥而不腻,还有种独特的咸香和鲜美。而鲫鱼似乎是经过了提前的处理,肉质有种说不出的爽滑,鱼身内部也放了豆豉进去。豆豉的鲜香与冬笋的清爽,以及金华火腿的风味,同时融入到了鲫鱼肉中,每咬上一口,都是出奇的享受。而康熙那边,也收到了两条鱼,一条炖了汤,另一条做成了一盘菜。虽然这只是普通的鱼类,根本算不得名贵,但这一顿饭下来,他却比以往吃得多了不少。第二天一早,云音他们都收到了消息,蒙古各部落都在来觐见的路上了,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放肆地玩上几天,等蒙古王爷们都来了,只怕就得拘束些了。这一日,大家又是玩到了天黑才准备回去,但德妃身边的宫女却忽然找来了:“云音格格,我们娘娘找您有急事,您快过去一趟。”十四阿哥皱了皱眉,额娘没找他,只找了云音,只怕真的是出了大事。于是,他也连忙跟着云音去了。但德妃却只让云音一个人进去了,云音走进她卧房后,恭敬地行了一礼:“娘娘万福金安。”“好孩子,快进来吧。”德妃连忙扶了云音一把,此时她看向云音的眼神,不知不觉中便多带了几分怜惜。云音也隐约察觉出了不对,于是试探着问道:“娘娘今日突然找我,是发生了什么事么?”德妃闭着眸子微微颔首:“是关于你父亲的,你听后可切勿冲动,对此事什么都不要做,心里有个准备就是了。”云音马上保证道:“我明白娘娘的意思,娘娘是为了我好,我晓得轻重的。”德妃见状,方才稍微放心了些:“你阿玛以前养了不少门客,里面有些个自恃清傲的读书人,在你阿玛被废后,便联合起来罢考,拒绝去当年的会试。后来这些个人还结了一个名叫竹贤社的文社,写了几篇挑剔时政的文章,在文社里相互传阅,但这些堆积了几年的文忽然传出去了,如今民间有不少人在拿着这些文章抨击圣上,拥戴你阿玛。”德妃本来派人出去查,是查西山营的事的,但都察院那边太严密,她娘家又没有在朝中为官的,对那边很难入手。而且听说西山营的事已经结了,便放弃了打听案子详情,只让人再留意一下后续对前太子的处理结果。但前太子门客的事忽然在民间传开了,这事倒是被顺路打听出来了。而后,她又接着对云音说道:“这事若是放在平时,此案便是可大可小。但刚出了江南一带反清宣明的大案,圣上为此大怒。如果圣上要严查江南案,就没办法轻易了结你父亲这桩案子。”云音明白了德妃的意思,毕竟,这两件案子属于类似性质,如果只处理一件放过另一件,会有不公的嫌疑。在江南大案事发的节骨眼上,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