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赚些街坊乡里的热络,靠人熟地熟接受镖局和其他势力的差遣雇佣,比之原来的姜家还大有不如,更不要说天下镖行牌面之一的四方门了。这等出身的陶苏拜入四方,自称是想出门历练,学些本事,为家里找些好的江湖路子。俞子将看她说话做事世故圆滑,觉着其所言应是不虚。而且他看着被俞子珉灌酒的大汉陶九,莫名想到了自家矮小的姜饼,猜测二人名为姐弟,实应是主仆。这莫名间想起从前,油然亲切。这四个趟子手他还是放心的,不放心的,反是镖队的中坚,三个奇形怪状的镖师。俞子将看了眼老迈的林客南,林客南忙对他弓背捧碗,谄笑间露出黑黄的牙。这林客南自称河南道老乡,又是镖局老人,底子应是干净。俞子将看其开口奉承,闭口低调的模样,原姜家镖局里也不少这类人,俗称老油条。这类人的镖路经验倒是有用的,在这新鲜出炉的镖队里,俞子将也算有个问询的人。他只担心其身子熬不住,功夫顶不上。剩下的两个人里,他最好奇的是那封王江。每当他问其出身,爱念诗的胖子只说:“江湖儿女江湖老,英雄何问来去身。”自一副高深洒脱的样子,抖动着粉嫩的腮肉。不过这类人俞子将也见过不少。年纪与他相仿,却是轻功高妙,内气惊人,加上那等金装、宝剑,还有这阔绰的晚宴,必定是豪族大门里出来的。他奇怪的是这人来走镖的目的,还有与他“切磋”的原因。想到就问,这是镖头的权利,也是镖头的义务:“封兄弟,敬你一杯。‘封喉剑’好名号,好武功!”“呃,是‘风流剑’,江湖兄弟应我表貌取的剑号。”封王江惭愧地纠正。“失礼失礼,封流倒江,‘封流剑’剑如其名。只下午怎地想起与我切磋,是行的什么规矩?”“拙名拙名,只是浅薄的外表罢了。”谦虚的封王江解释了原由:“我初出江湖,虽不是名宿巨擘,但也不能只做个听差出力的镖师,便想要个镖头做做。奈何俞兄先来一步,占了最后一个镖头名额,镖局只好给了我镖头的待遇,做个镖师。那俞祖芝会做人,告诉我姓俞的镖头里你的武功最差,若能赢你,这镖队的镖头便让与我来做。”说罢见俞子将笑容有些不自然,封王江脚尖悄悄碾了碾地上的石灰,补充了句:“虽然我未尽全力,但俞兄的武艺我是认可的,我先做俞兄的副手即可。”好吧,俞子将明了了,镖局怕也看出这货是个不着调的,打发到他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