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协交代,赵杰堂哥家住在城外的秋鹿村里,村口第一排的茅草屋敲门便是。如今应是赵杰堂嫂寡居在此。姜澜走进后却觉不对,这家的门锁处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怎么都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她试探的敲了两下门道,“赵家大嫂!赵家大嫂!”果然听不到应声。旁边有邻居见此,热心过来说道,“姑娘,你这是要找谁?”姜澜道,“我找赵家大嫂有急事,怎么?她不在家?”言下之意便是请邻居说出她现在所在何处。林氏既然知道赵杰堂哥已死,姜澜之才她又曾亲眼见过,想必不会当着姜澜的面编出这么明显的谎言。大概是其中有什么曲折,堂嫂曾为赵家人,就算与此事无关,但也会知道一二线索。邻居道,“她早就改嫁搬家了,不住在这儿。”她看着姜澜面上焦急之色,热心为她指路道,“不过现在住的不是太远,她临走时说过,就在开封城内,什么……什么……青石巷里,你去打听一下就能找着。”青石巷的房子可不便宜,姜澜打量着眼前的这间茅草屋,不知道赵家嫂子事发了什么横财。她先谢过了这位邻居,又多问了一嘴道,“不知道赵家嫂子姓名,等到了那里我该如何称呼?”急急的来找人,却连对方名字都不知道,邻居狐疑的看了姜澜一眼道,“你找她有什么事?”姜澜随便找了个理由道,“早些年我爹病重,从赵大哥那儿借了些钱应急。眼下好不容易宽裕了些,却听说赵大哥故去的消息,只想着把钱还给嫂子,以还诺言。”和钱沾边的没有消失,尽管赵家大嫂现在是发达了,但谁能嫌钱多呢。邻居便道,“她改嫁的那个人姓郭,应该叫她郭刘氏了。”待姜澜走远了,邻居才琢磨出有点奇怪,姓赵的那小子平时穷的叮当响,哪里来的钱能借给别人?青石巷内。郭刘氏家的房子确实盖的好,青砖瓦房四合院朱漆的大门。她来的路上想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借口,绕路去首饰店和老板谈了笔生意,付钱借物,把店内所有新上的首饰全带上了,老板还派了两名丫鬟托着首饰盘一路跟着姜澜。她上前去扣了两下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一条缝。一个三十多岁的黑瘦男人隔着门缝,盯着姜澜问道,“干什么?”他盯着姜澜与她身后的两个人,防备心很重。姜澜提起笑脸尽量做出一副无害的模样,拿出编好的理由道,“前些日子夫人去我们那儿买首饰的时候夸了两句,正好最近做了些新花样,掌柜的托我来问问有什么要订的没有?”说着她闪身让另外身后两人上前,向其展示精品。郭家日子过的一看就好,怎会不会去买首饰?只要近期去过,用这个理由就不会令人怀疑。且孩子还未满月,进门见郭刘氏便知她是否刚刚生产,若不是,还可以进一步询问套话。谁知男人上下扫了首饰一眼,冷硬的答了一句,“没有。”随后咣当把门关上了。姜澜连门都没进,就碰了一鼻子灰。明的不行,就来暗的。等到夜幕降临,能否进出此处,便不是他说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