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好师父,能在关键时刻,对你点拨一番。无疑是很重要的。王少君在意识到自己心态发生变化以后,立刻重新盘点了一下,自己现在在小园子里的地位。要说三队的演出火爆,跟他没有关系,那肯定不客观。但你要说,这全都是王少君自己的功劳。那也不是事实。实际上,最近这段时间,三队演出火爆,另外两个人的功劳,也是很大的。一个是小白。他虽然拜师的时间不长,但天赋不错,尤其是东北人与生俱来的幽默感,让他的表演非常受欢迎。现场有不少观众,是喜欢他的。再一个就是赵老六。虽然这位六哥,在为人处事上稍微差了一点,但能耐却没话说。他的表演让人看了很舒服,尤其是一些老的相声观众,听他的活不费劲。这两人同样招揽了不少的观众。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不得不参考进来。那就是王少君的知名度。11年,虽说网络视频已经很发达了,但电视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宣传频道。王少君录制的节目,本身收视率很高,网络点击量也不低。再加上他的长相,吸引了大量的颜值粉。有很多人,来买三队的票,就是想要看看电视上的明星而已。就像师父说的。电视平台就是他们的宣传部门,这个部门的功能是把观众吸引过来。至于说能不能留住观众?那就跟宣传没有关系了,关键还是看你有没有能耐?抛开这两方面的客观原因,有多少观众是真心想看王少君表演,喜欢他表演的相声?这个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单靠王少君现在相声的能耐,他是不可能这么火爆的。当然啦,还有一个小的客观原因,是因为三队的票价。在三个队里,他们现在的票价是最低的。经济实惠,是永远不过时的竞争资本。盘点了一下之后,王少君就发现,自己跟一般的相声演员,走的路不同。他有点儿往流量明星的道路上靠。要知道,这在德云社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先例的。师父郭桃儿,还有现在非常红火的少鹏,他们也有粉丝和流量。但他们不是从这条路上开始的,他们先是靠相声出了名,有了本事和名气以后,才有的流量。王少君一开始的路,或者说他一开始打算走的路,其实也是这样。先在小园子里磨练基本功,等什么时候成熟了,自己的风格确立了,有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往其他方面走。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单纯说相声赚钱,实在是太有限了。没有机会和能力也就罢了,一旦有机会和能力,赚钱还是有必要的。比如说做节目,客串电视,只要机会合适,他自己尽心尽力,挣点酬劳怎么了?大家各取所需而已。当然商演也是一条路,可除非红到郭桃儿那种程度,谁又能够保证自己的商演一定是赚钱的?所以那只能王少君未来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达成那个目标之前,他还是想要去找一些其他渠道赚钱的。不过现在看起来,他走的路好像跟自己的师父不一样了。那接下来,那该怎么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