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不纯臣> 44、四十四

44、四十四(2 / 3)

书也只有十五岁,他唯一想得远一点的事情,无非是给纪逐鸢攒老婆本。其实他也无所谓穆华林回不回大都,因为明摆着穆华林肯定会回去,他是怯薛歹,拥有诸多特权,只要元廷还存在,他必然要回去。沈书语气迟疑地说:“师父说,和州不会是南下的终点。我也这么认为,和州的地理位置,不适合定都,等攻下和州,大军还得渡江,继续往南,就要碰上张士诚或者蛮子倪文俊。而且元廷不是要重新起用苗军?眼下看来,郭公这一支无论人数、财力都是最弱的。”“嗯。”纪逐鸢道,“而且心不齐。”“不能齐心,则会将力量更加削弱。但我估计几支部队里都有这个问题,张士诚手底下不也有人与师父搭上线的。”“那不一样,张九四自己坐得住镇,他底下的人还不敢明目张胆反对他的决定。滁州是朱元璋先打下来,郭子兴是被赵君用逼得没办法才来的,朱元璋还是实心眼,竟把数万军队全部交出。眼下的局势,也可以说是他自己造成的,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和张天祐都不会眼睁睁看着他坐大。”听着纪逐鸢分析,沈书突然就想到一边去了,越想他的眉头皱得越紧,眼中现出疑惑。“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我们投高邮,是迫不得已,大军已经解散,只是想活命。到滁阳来,也是没办法了,高邮回不去,往北往南都太远。”“也不全是,看似随波逐流,也是因为穆华林不着急,出高邮城后,我们里头都是穆华林说了算。”“那日他留我下来,问过我的意见。”沈书道。纪逐鸢拿手捏了一下沈书的脸,一手枕在臂上,注视沈书的眼睛,声音低沉地说:“但你已经先入为主,以达成穆华林的任务为先决条件。”那确实是,自从得知穆华林要劝降农民军头领之后,每次作出重大决定前,沈书都先考虑了穆华林身负的密旨。“好吧。”沈书道。“我们原本是元军,倒戈是逼不得已,可然后呢?以后呢?”纪逐鸢冷静地看着沈书,他一臂将被子里的空间撑开些,示意沈书靠近过来。沈书挨到纪逐鸢身上时,纪逐鸢立刻不说话了,甚至身体有些僵硬,不过没过多久,他舒出一口气,接着说话:“都已经造反了,就回不去了,回去元军也不会接纳我们,只能是死。沈书,从我们选择进了高邮城的大门,就不可能再掉头。而如果这样,我们必须选定一个阵营,为这个阵营搭上全部,直至它能从各方势力中杀出一条血路。”沈书沉默地听着,虽然他已经明白了纪逐鸢话中有话,背后的意思。“就算为郭公效力过,我们还可以效力于张九四,也可以投天完,只要有一身本事,老天爷就饿不死我们。唯有于大元,我们已经是贼寇了。”纪逐鸢的拇指温柔地揉沈书的额头,道,“你不可能再做元廷的官员,我也不可能再为元军镇压起义。穆华林效力于怯薛部队,是大元皇室最忠诚的宿卫,我们谁也不知道他的经历,他现在无害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屋外很安静,连风的声音都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