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家五个儿媳妇,除了方盈,都算是将门虎女。二娘岳青娥的父亲原是蜀中昭武军节度使,降陈后,迁为天平军节度使,仍持节镇守一方。岳家和纪家向有私交,她又是事实上的嫡长媳,身后有李氏撑腰,按理说应该是很有底气的,然而她进门六年多,膝下只有两女,已经育有子嗣的妯娌,难免跃跃欲试,时不时同她别个苗头、争个高下。其中打先锋的那个就是三娘安氏。安氏出身不比岳青娥差,她父亲算是最早追随蜀中先主的亲信,一度曾官居宰相,不过先主驾崩后,后主忌讳旧臣势大,很快就让安氏的父亲赋闲了。后来陈国伐蜀,因纪、岳两位节度使都先一步降陈,反攻蜀中,后主手下只剩庸碌之辈,无力抵挡,屡战屡败,只得奉表出降,蜀中官员也都被迫随后主迁到陈国东京。安氏的父亲亦在其列,虽然最终只得了个右千牛卫上将军的虚衔,显贵是再谈不上了,但官家为示优容,给的俸禄倒是不少,加上她兄弟也都还有官做,倒不算没落。再者妯娌之间争锋,看的不只是娘家,更多还是夫君有没有出息、生不生得出儿子。三郎纪延昌虽是庶出,却从十四岁起就在军中历练,这几年随父征战,累次升迁,如今无论官品还是职权,都比在京做文官的纪延寿要高。安氏自己,进门还比岳青娥晚几个月,却已儿女双全,长子今年四岁,作为纪家长孙,很得纪光庭的喜爱。有这些做倚仗,她本来就不怎么服气岳青娥这个二嫂,等到三年前纪延朗出事,李氏心力交瘁、顾不上府中,岳青娥第二胎又生了女儿,安氏更觉以后整个纪府都该是他们这一房的,卯足了力气争做管家娘子。以当时的情势,她这念头不算痴心妄想——纪夫人李氏不管之前身份有多尊贵,蜀中都已亡国,后主空剩个邓国公的名头不说,还已同纪家反目;再则长兄已故,二房无子,六郎未婚失踪,怎么想也轮到他们三房出头了。而且安氏并非孤军奋战,她身后还有三郎生母贺姨娘和四娘程氏支持。贺姨娘是一个除了美貌和能生之外,一无是处的女人,她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多年来还算安分,但随着夫人的儿子接连出事,她的儿子渐渐有了出息,娘家兄弟也在纪光庭帐下立了功绩,她就以为自己要熬出头、将来也能搏个太夫人做做了。至于程氏,除了四郎纪延庆也是贺姨娘所生、同三郎一母同胞、与她们天然利益一体外,更多还是深信纪延朗已死,剩下纪延寿夫妇不足为虑的缘故。谁都没想到突然冒出个陆天师,说纪延朗没死,让李氏打起精神,给纪延朗娶了个媳妇回来冲喜,还一进门就委以协理家务的重任,绝了安氏独揽管家大权的念想。更让安氏等人愤恨不平的是,这个出身不显的新媳妇方盈,整日装出一副和软可欺的模样,真对上了,不但寸步不让,还次次都让她们铩羽而归、有苦说不出。以前没有纪延朗的消息,安氏和贺姨娘多少还能相互宽慰——她得意不了几年,六郎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