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匆匆从三星镇往天昌镇回赶的展昭狠狠地打了个喷嚏,他勒住马,揉着鼻子一脸茫然。展昭自幼习武,师承其父,虽打小就隐约怕冷,但随着内力日渐深厚、武艺逐步高强,从未头疼脑热、伤风受寒。更何况他不过是连夜赶路罢了。难不成是半夜留书叫人给惦记上了?展昭摸着下巴自忖。展昭先头从苗家集拿了银子,自然也并未忘记那项福还惦记着包拯的性命,因早早知晓项福意欲于天昌镇等包拯前来,设套杀之,才趁着这时间空当绕道去了一趟苗家集。随后展昭快马加鞭赶至天昌镇,却没料到包拯一行人竟还未到,遂又连夜前往三星镇,将此事告之包拯,以便早作防范。赶至三星镇恰才三更,展昭不便打扰包拯休息,便只是留书一封,又往天昌镇去了。这神出鬼没、来去无踪的本事倒是叫包拯一行人受惊。想来明日包拯一行人到了天昌镇也会多加小心,展昭自忖而那项福落到包拯手中恐怕也讨不了好。项福虽懂些拳脚功夫,但为人阿谀谄媚、是非不分,其智难算包拯,想来两三句话就能把自个儿的身家交代干净。只是可惜了一副好胎骨。展昭牵着马缰绳慢慢地走了几步,月凉如水,他勾起腰间的一壶酒,轻轻晃了晃。虽算不得上好的竹叶青,却也清醇甜香,可作御寒暖身之用。不知怎的,展昭蓦然想起一人,仿佛这月光灼灼、随意洒脱、笔墨难绘。他晃了晃酒壶,竹叶青的酒香淡淡地漫开。那才是真的有副习武的好胎骨。“就是脾性急了些。”展昭轻声道了句,嘴角轻扬。他骑着马在夜幕里慢行,冷风萧索,郊林大道小道余剩瑟瑟的响动。展昭原是打算连夜赶回天昌镇,却突然改了主意,策马进了不远一座破败坍塌的寺庙。约莫半盏茶的工夫,夜空乌云密布。一辆马车咯咯吱吱地行驶在官道上,从远而近。坐在马车前赶车的人头戴斗笠,看身形不似历尽风吹日晒的车夫,他太过纤细,还留着一股子染晕的墨香。马车渐渐靠近才认出那只是一个文生书童打扮的十五六岁少年。那赶车的少年也发现了来势凶猛的密云,手中仍小心地驾驭着马车。“少爷,要下雨了。”他低声说,并没有回头。马车内的人似乎是说了什么。风卷起马车的帘子,露出了些许空隙,一只随意拎着书的手隐约可见,一只白玉般精致的手。“是,少爷。”少年一手执鞭,一手扶上斗笠的边沿,看起来似乎是在张望。没多久他便发现了那座破败了起码几十年的寺庙。外院墙角破烂不堪,墙上更是有几个凹陷的大洞,破庙的顶部倒是有些许遮盖物,大概也只是些枯枝烂草。一整个破庙就像是一个镂空的架子,只要一场暴风雨就可以轻易以摧枯拉朽之势,让这里变为一座废墟。但少年似乎也不担心这个问题。他驾着马车,在风中的湿意渐浓之际,将马车好好安置在破庙院儿里。外墙里面有一个算得上完整的主庙,那纸糊的窗口还隐隐透着诡异的几丝火光,让人想到妖